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竹光[ zhú guāng ]
1.竹林中的光影。2.谓竹子表皮光滑。
竹簋方[ zhú guǐ fāng ]
古代盛枣栗的礼器。
竹户[ zhú hù ]
竹编的门。
竹笏[ zhú hù ]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竹花[ zhú huā ]
竹子开的花。
竹华[ zhú huá ]
指日光穿射的帘影。
竹絙[ zhú gēng ]
用竹篾绞成的粗索。
竹黄[ zhú huáng ]
一种工艺品。把竹筒去青、煮、晒、压平后,里面向外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刻上人物、山水、花鸟等。产品以果盒、文具盒等为主。也作竹簧。也叫翻黄(翻簧)。
竹篁[ zhú huáng ]
竹林。
竹蝗[ zhú huáng ]
竹类主要害虫。成虫绿色,从头顶到翅基有一黄带,头顶为锐角,足腿节有一大黑斑。取食竹叶,常猖獗成灾。
竹簧[ zhú huáng ]
同“竹黄”。
竹火笼[ zhú huǒ lóng ]
一种内置瓦器、可供燃香的竹编香笼。
竹鸡[ zhú jī ]
亦作“竹鷄”。鸟名。形似鹧鸪而小,上体橄榄褐色,胸部棕色多斑。多生活在竹林里。
竹鸡草[ zhú jī cǎo ]
鸭跖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竹姬[ zhú jī ]
即竹夫人。
竹箕[ zhú jī ]
用竹编的簸箕。
竹几[ zhú jǐ ]
即竹夫人。
竹夹[ zhú jiā ]
竹制的夹箝。
竹夹膝[ zhú jiā xī ]
即竹夫人。
竹梜[ zhú jiā ]
竹筷。
竹笕[ zhú jiǎn ]
引水的长竹管。
竹简[ zhú jiǎn ]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
竹简巾[ zhú jiǎn jīn ]
即竹皮冠。
竹涧[ zhú jiàn ]
亦作“竹磵”。竹林环绕的山涧。
竹楗[ zhú jiàn ]
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木等器材。
竹槛[ zhú kǎn ]
竹栏杆。
竹箭[ zhú jiàn ]
1.即篠。细竹。2.竹制的利箭。
竹磵[ zhú jiàn ]
见“竹涧”。
竹匠[ zhú jiàng ]
用竹子编作器具的手工业者。
竹茭[ zhú jiāo ]
用作燃料的枯竹。
竹脚[ zhú jiǎo ]
方言。种竹时为加高地势而堆积的泥土。
竹轿[ zhú jiào ]
即竹兜。
竹嘂[ zhú jiào ]
旧时巡夜者击以报更的竹梆。
竹节[ zhú jié ]
1.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2.喻坚贞。
竹节钢[ zhú jié gāng ]
表面有竹节状突起的方钢或圆钢,用于钢筋混凝土中,比用一般的方钢和圆钢结合得更牢固。
竹节糕[ zhú jié gāo ]
形状像竹节的糕点。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市卖》:“廿日外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餉神马之具也。”
竹节骨[ zhú jiē gǔ ]
中医指人手各指的第二节。
竹节须[ zhú jié xū ]
蟋蟀的一种。
竹巾[ zhú jīn ]
竹笠的别称。
竹筋[ zhú jīn ]
用竹子作材料代替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钢筋,称为竹筋。
竹径[ zhú jìng ]
亦作“竹逕”。竹林中的小径。
竹筥[ zhú jǔ ]
竹编圆形盛器。
竹筠[ zhú yún ]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筠,坚韧的竹皮。后以“竹筠”喻坚贞。
竹窠[ zhú kē ]
竹丛深处。
竹刻[ zhú kè ]
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文字图画的艺术。
竹筐[ zhú kuāng ]
方形的盛物竹器。
竹籁[ zhú lài ]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2.指笛声。
竹篮[ zhú lán ]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竹篮打水[ zhú lán dá shuǐ ]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缆[ zhú lǎn ]
用竹篾绞成的粗索。常用以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