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掷老羊[ zhì lǎo yáng ]
赌博的一种。又称赶老羊。以六骰递掷,视所掷三子同色外,计算馀三子点数的多少,以决胜负。
掷链球[ zhì liàn qiú ]
1.毫米)、链条和把手组成。运动员站在三面围有铁网护笼的圆圈内,双手握住链球把手,经过预摆和快速连续旋转后,将球掷出,球须落在。2.°的扇形区内方为有效。
掷卢[ zhì lú ]
古时赌博的一种。以骰五枚,上黑下白,掷之全黑为卢。
掷目[ zhì mù ]
投以目光。
掷弃[ zhì qì ]
1.见“掷弃”。2.亦作“掷弃”。丢弃;抛弃。
掷钱[ zhì qián ]
即掷卢。
掷鹊[ zhì què ]
北齐 刘昼《新论·辩施》:“崑山 之下,以玉抵乌,彭蠡 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此谓以玉投乌。后因以“掷鹊”喻有才而无所用。
掷色[ zhì sè ]
掷骰。
掷身[ zhì shēn ]
犹纵身。清 黄宗羲《毛烈妇墓表》:“明年三月之夜,从楼上掷身而下,呕血晕地,又不得死,因随父还,守制夫家。”茅盾《子夜》十五:“蔡真 歇斯底列地狂笑着,又掷身在床上,用劲地颠着,床架格格地响。”
掷绳[ zhì shéng ]
古百戏的一种。
掷鼠[ zhì shǔ ]
比喻除恶。
掷鼠忌器[ zhì shǔ jì qì ]
犹言投鼠忌器。
掷梭[ zhì suō ]
1.织布。唐 于濆《苦辛吟》:“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2.喻时光迅疾。《云笈七籤》第一一三:“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清 汪曰桢《<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掷梭岁月感駸駸,早见坟头宿草深。”3.形容来往频繁。清 厉鹗《清江引·柳浪闻莺》曲:“小鶯掷梭风柳靡,翠线波痕细。”
掷铁饼[ zhì tiě bǐng ]
田径比赛项目。要求运动员在直径2.5米的圆圈内投掷,使铁饼落在从投掷圈圆心划出的40角的扇形区域内。
掷骰[ zhì tóu ]
亦称“掷骰子”。博戏的一种。
掷骰子[ zhì tóu zǐ ]
见“掷骰”。
掷涂[ zhì tú ]
以投掷泥土为戏。《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又多往 文帝 崇安陵 隧中,与羣小共作诸鄙褻掷涂赌跳、放鹰走狗杂狡獪。”《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掷涂赌跳。”胡三省 注:“涂,泥也。以涂泥相掷为戏也。”
掷瓦[ zhì wǎ ]
谓生女。
掷丸[ zhì wán ]
辽 俗,于正旦抛掷饼团以惊鬼。
掷锡[ zhì xī ]
南朝 梁 高僧 宝志 和 白鹤道人 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 潜山 山麓去。梁武帝 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就给谁住。道人飞去一只鹤,宝志 投去手中的锡杖。在鹤将至时,忽听到空中飞声,只见 宝志 的锡杖已经植立在山麓。事见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宝志》。后用以为典。清 毛奇龄《蛤上人还住湘溪》诗:“一从掷锡中峰去,二十年来溪路迷。”
掷下[ zhì xià ]
请人将物交还的谦辞。
掷心卖眼[ zhì xīn mài yǎn ]
谓女子的献媚之态。
掷绣球[ zhì xiù qiú ]
1.同“掷绣毬”。2.择婿出阁。古有以抛绣球中者为婿之俗,故云。
掷杖成龙[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
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掷置[ zhì zhì ]
丢弃。
猘儿[ zhì ér ]
指 三国 吴 孙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而 策 并 江东,曹公 力未能逞,且欲抚之”裴松之 注引《吴历》:“曹公 闻 策 平定 江 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清 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 孙策,妹归顾曲 周瑜。”清 徐昂发《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之一:“汉 室 曹瞒 是獍梟,猘儿年少欲横挑。”
猘狗[ zhì gǒu ]
疯狗。
猘狂[ zhì kuáng ]
犹猖狂。
猘犬[ zhì quǎn ]
1.疯狗。2.比喻狂暴之徒。
猘子[ zhì zǐ ]
1.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郁(高郁)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 闻之,益怒。”宋 苏轼《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宋 陆游《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清 孙枝蔚《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2.喻勇猛的少年。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四:“白(白居易)为 河南 尹,李(李林宗)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谓 乐天 为囁嚅翁,闻者皆笑…… 白 曰:‘李直木,吾之猘子也,其锋不可当!’”参见“猘儿”。
畤畦[ zhì qí ]
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所。
痔病[ zhì bìng ]
痔疮。
痔疮[ zhì chuāng ]
痔的通称。
痔疾[ zhì jí ]
痔疮。
痔漏[ zhì lòu ]
痔疮溃烂,流脓液不止。
痔瘘[ zhì lòu ]
即痔漏。晋 王羲之《鹰嘴帖》:“鹰嘴爪炙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瘻有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石燕》:“治肠风痔瘻年久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虎胫骨》:“痔瘻脱肛,蜜炙丸服。”参见“痔漏”。
痔衕[ zhì tòng ]
即痔漏。
窒碍[ zhì ài ]
有阻碍;障碍:~难行。
窒烦[ zhì fán ]
排除烦乱的心情。
窒阂[ zhì hé ]
闭塞,阻隔。
窒皇[ zhì huáng ]
甬道。《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 闻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 蒲胥 之市。”杜预 注:“窒皇,寝门闕。”洪亮吉 诂:“窒皇,盖即今之甬道。”《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皇。”清 赵翼《庐山纪游》诗:“山灵此约意良深,那禁屨及窒皇走。”参见“絰皇”。
窒沮[ zhì jǔ ]
阻滞。
窒戾[ zhì lì ]
窒碍乖戾。
窒闷[ zhì mèn ]
窒息沉闷。
窒塞[ zhì sāi ]
闭塞;堵住。
窒士[ zhì shì ]
不得志的文人。
窒惕[ zhì tì ]
恐惧。窒,通“恎”。
窒息[ zhì xī ]
因周围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严重困难乃至停止呼吸。
窒抑[ zhì yì ]
阻遏;抑制。
窒郁[ zhì yù ]
抑郁;沉闷。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我读过 伽里达惹 的《霞空特罗》,那种翡翠般的有深度的澄明,读起来令人心身上所有的一切窒郁,都要消融了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