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自归[ zì guī ]
自行投案;自行归顺。
自诡[ zì guǐ ]
责成自己。
自害[ zì hài ]
1.自杀。2.自己伤害自己。
自汗[ zì hàn ]
中医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
自豪[ zì háo ]
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感。以此~。
自好[ zì hào ]
1.自以为美好。2.自爱;自重。
自合[ zì hé ]
1.自应;本该。2.自然契合。
自劾[ zì hé ]
检举自己的过失。
自后[ zì hòu ]
从此以后。
自厚[ zì hòu ]
1.意谓重于自责。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自呼[ zì hū ]
1.自呼己名。2.自称。
自化[ zì huà ]
自然化育。语本《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庄子·秋水》:“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史记·太史公自序》:“李耳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唐 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二:“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
自画[ zì huà ]
自己限制自己。
自环[ zì huán ]
1.自营,为自己打算。2.环绕自己。3.自相问答。
自晦[ zì huì ]
自隐才能,不使声名彰著。《旧唐书·韩滉传》:“﹝ 滉 ﹞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新唐书·辅公祏传》:“公祏 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 左游仙 伪学辟穀以自晦。”清 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张文和 公晚年,颇以谦抑自晦。”
自活[ zì huó ]
自求生存。《淮南子·道应训》:“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三国志·魏志·倭传》:“有千餘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 晏 ﹞访二人,皆死矣,妻子方贫,不能自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外人疑妇何以自活,然无迹可见,姑以为尚有蓄积而已。”
自火[ zì huǒ ]
同伙,自家人。
自伙淘里[ zì huǒ táo lǐ ]
方言。意谓在自己人、自己的同伴中。
自及[ zì jí ]
谓自作自受,自身遭受其祸。《左传·隐公元年》:“公子吕 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 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新五代史·杂传五·李彦威》:“彦威 临刑大呼曰:‘卖我以灭口,其如神理何?’顾 廷范 曰:‘勉之,公行自及!’遂见杀。”
自己[ zì jǐ ]
1.复指前头的名词或代词(多强调不由于外力):~动手,丰衣足食。鞋我~去买吧。瓶子不会~倒下来,准是有人碰了它。这种新型客机是我国~制造的。2.指说话者本人这方面(用在名词前面,表示关系密切):~人。~弟兄。
自己的园地[ zì jǐ de yuán dì ]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辑《自己的园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辑《绿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杂文二十篇。再版时删去杂文,增收《茶话》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冲淡。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
自己人[ zì jǐ rén ]
指彼此关系密切的人;自己方面的人:老大爷,咱们都是~,别客气。老刘是~,你有什么话,当他面说不碍事。
自计[ zì jì ]
犹自忖。自己估量。
自济[ zì jì ]
1.自渡。2.犹自给。3.自成其事;自可成功。
自家[ zì jiā ]
人称代词。自己。
自家人[ zì jiā rén ]
〈方〉一家人;同一团体内的人。
自坚[ zì jiān ]
固位自保。
自检[ zì jiǎn ]
自我检点约束。
自见[ zì xiàn ]
1.自我表白;显露自己。2.犹自知。3.自然可见。
自荐[ zì jiàn ]
自己推荐自己:~材料。
自鉴[ zì jiàn ]
自以为戒。
自将[ zì jiāng ]
1.自己保全。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3.自养。4.自相辅助,相辅相成。5.亲自率领。
自矫[ zì jiǎo ]
自我勉励。
自洁[ zì jié ]
亦作“自絜”。保持自身的纯洁。
自结[ zì jié ]
主动攀附、缔交。
自解[ zì jiě ]
1.自我辩解;自作解说。2.自求解脱;自行脱落。3.自请解职。
自戒[ zì jiè ]
自我警惕。
自矜[ zì jīn ]
自夸:居功~。以草书~。
自矜功伐[ zì jīn gōng fá ]
指居功自傲。
自尽[ zì jìn ]
自杀。
自进[ zì jìn ]
1.谓不经荐举,自谋仕进。2.自求进德。
自禁[ zì jīn ]
控制自己的感情。
自经[ zì jīng ]
上吊自杀。
自刭[ zì jǐng ]
自刎。
自靖[ zì jìng ]
1.各自谋行其志。2.犹自尽。
自镜[ zì jìng ]
1.照自己的形貌。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田巴 入 齐,过 淄水 自镜。”2.对照自己,引以为戒。《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以还自镜,以知得失。”《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明 张居正《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余深味其言,书之座右,用以自镜。”
自咎[ zì jiù ]
自己责备自己。咎(jiù)。
自疚[ zì jiù ]
对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不安:深感~。
自救[ zì jiù ]
自己解救自己:生产~。
自居[ zì jū ]
自以为具有某种资格或身份:切不可以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