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亶州[ dǎn zhōu ]
见“亶洲”。
亶洲[ dǎn zhōu ]
亦作“亶州”。岛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 徐巿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亶洲 在 东海 中,秦始皇 使 徐福 将童男女入海求僊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 会稽 市易者。吴 人《外国图》云:‘亶洲 去 瑯琊 万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将军 衞温、诸葛直 将甲士万人浮海求 夷洲 及 亶洲。亶洲 在海中,长老传言 秦始皇帝 遣方士 徐福 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 蓬莱 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於緇帷之林,浮於 亶州 之海。”
黕黕[ dǎn dǎn ]
1.黑色无光。2.深沉。
黕点[ dǎn diǎn ]
垢污。
黕黑[ dǎn hēi ]
深黑貌。
黕烟[ dǎn yān ]
黑烟。
黕黮[ dǎn dàn ]
黑貌。
旦表[ dàn biǎo ]
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以代替朝参,谓之“旦表”。
旦彩[ dàn cǎi ]
朝霞。
旦朝[ dàn cháo ]
1.指君王早朝听政。2.次日清早。
旦旦[ dàn dàn ]
1.天天;日日。2.诚恳;明确:信誓~。
旦儿[ dàn ér ]
即旦角。
旦过僧[ dàn guò sēng ]
佛教徒称宿于旦过寮的行脚僧为“旦过僧”。因其夕来宿,过旦去,故称。
旦会[ dàn huì ]
指农历初一之朝会。
旦昏[ dàn hūn ]
1.白天与夜晚。2.指终日。
旦角[ dàn jué ]
旦2,有时特指青衣、花旦。
旦脚[ dàn jiǎo ]
即旦角。
旦倈[ dàn lái ]
戏曲中扮演小女仆的旦角。倈,小厮。
旦莫[ dàn mò ]
见“旦暮”。
旦日[ dàn rì ]
第二天。
旦奭[ dàn shì ]
周公旦 与 召公奭 的并称。两人都是 周 初功臣。
旦晩[ dàn wǎn ]
早晩。比喻短时间内。
旦望[ dàn wàng ]
1.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2.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
旦夕[ dàn xī ]
1.早晨和晚上:~相处。2.比喻在很短的时间内:危在~。
旦昔[ dàn xī ]
犹旦夕。早晚;日常。昔,通“夕”。
旦月[ dàn yuè ]
汉 许劭 与其从兄 靖 有高名,喜论乡党人物,每月更其品题,人称“月旦评”。见《后汉书·许劭传》。后因以“旦月”谓品评人物。
旦云[ dàn yún ]
即朝云。
但凡[ dàn fán ]
凡是;只要是:~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争取。~过路的人,没有一个不在这儿打尖的。
但分[ dàn fen [ dàn fēn ]]
[ dàn fen ]dàn fēn的又音。义同“但分dàn fēn”。[ dàn fēn ]〈连〉只要。
但割[ dàn gē ]
谓袒露上身,宰割牲畜。
但歌[ dàn gē ]
汉 魏 时无伴奏歌曲名。
但可[ dàn kě ]
犹言只须。
但马[ dàn mǎ ]
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
但凭[ dàn píng ]
任凭。
但是[ dàn shì ]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他想睡一会儿,~睡不着。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人仍然很健旺。
但书[ dàn shū ]
法律条文中“但 ”或“但是”之后的文字。指明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或附加的某些条件。
但已[ dàn yǐ ]
仅此而已。谓不复深究或就此了事。《汉书·淮阳献王刘钦传》:“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理之所在,岂宜如此但已,愿更一言也。”《明史·何乔新传》:“岁大饥,故事,振贷迄秋止,乔新 曰:‘止於秋,谓秋成可仰也,今秋可但已乎?’振至明年麦熟乃止。”
但愿[ dàn yuàn ]
只希望;只愿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诞傲[ dàn ào ]
狂放傲慢。
诞保[ dàn bǎo ]
大力治理。《书·洛诰》:“惟 周公 诞保 文 武 受民,惟七年。”孔 传:“大安 文 武 受民之事。”
诞布[ dàn bù ]
广泛宣布。
诞畅[ dàn chàng ]
谓无所阻碍之处。指天空。
诞辰[ dàn chén ]
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诞辞[ dàn cí ]
荒诞不经之辞。
诞宕[ dàn dàng ]
狂放不羁。
诞荡[ dàn dàng ]
放荡。
诞得[ dàn de ]
不正当的所得。
诞德[ dàn dé ]
谓诞生贤德之人。《宋书·乐志二》:“假乐圣后,实天诞德。”《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应期诞德,絶后光前。”刘良 注:“谓应五百年之期而诞生贤德。”
诞登[ dàn dēng ]
登上。诞,语助词。明 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妾身拟入空门,顿把红妆浄洗。师父诞登觉岸,还须宝筏相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道岸诞登钦正道,威风凛凛万年新。”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这位诞登大宝的圣人--大人,与《易经》上的大人稍微不同。”
诞笃[ dàn dǔ ]
大降,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