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敦本务实[ dūn běn wù shí ]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敦风厉俗[ dūn fēng lì sú ]
使民风纯朴敦厚。
敦默寡言[ dūn mò guǎ yán ]
稳重而少言语。
敦诗说礼[ dūn shī shuō lǐ ]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敦世厉俗[ dūn shì lì sú ]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囤积居奇[ tún jī jū qí ]
大量收购、储存商品或市场上比较稀缺的物资,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这是获取暴利的一种投机行为。居:储藏。奇:指稀罕或稀少的东西。
钝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钝学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顿挫抑扬[ dùn cuò yì yáng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顿腹之言[ dùn fù zhī yán ]
犹言肺腑之言。
顿纲振纪[ dùn gāng zhèn jì ]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顿脚捶胸[ dùn jiǎo chuí xiōng ]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
比喻忽然开 窍,醒悟或明白了一个道理。顿开:立刻开通。茅塞:谦辞,表示自己无知,思想闭塞,好像心里被茅 草堵住了一样。塞(sè)。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顿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顿学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顿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
停步不前。
顿足捶胸[ dùn zú chuí xiōng ]
见〖捶胸顿足〗。
顿足搥胸[ dùn zú chuí xiōng ]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顿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
顿:以脚扣地;搓:手相摩。形容着急惋惜的样子。
顿足捩耳[ dùn zú liè ěr ]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顿足失色[ dùn zú shī sè ]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顿足椎胸[ dùn zú zhuī xiōng ]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遁迹藏名[ dùn jì cáng míng ]
犹言隐居不出。
遁迹方外[ dùn jì fāng wài ]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遁迹黄冠[ dùn jì huáng guàn ]
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遁迹空门[ dùn jì kōng mén ]
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同“遁入空门”。
遁迹匿影[ dùn jì nì yǐng ]
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遁迹潜形[ dùn jì qián xíng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遁迹桑门[ dùn jì sāng mén ]
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遁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
指隐居不出。
遁名改作[ dùn míng gǎi zuò ]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查询最多的成语
欲罢不能
黄粱美梦
哀毁骨立
男欢女爱
瓢泼大雨
阿鼻地狱
深不可测
蹑手蹑足
阿谀奉承
鱼目混珠
撒豆成兵
戮力同心
按图索骥
别无长物
笑里藏刀
求贤若渴
不屈不挠
一丘之貉
扑朔迷离
咄咄逼人
力不从心
言不由衷
守株待兔
心急火燎
痛定思痛
无稽之谈
杯弓蛇影
口蜜腹剑
模棱两可
乐不思蜀
从容不迫
出奇制胜
茅塞顿开
自相矛盾
数典忘祖
登峰造极
日薄西山
做贼心虚
兴高采烈
望洋兴叹
弃甲曳兵
走马看花
有备无患
锦绣前程
急来报佛脚
忧心如焚
老生常谈
狼子野心
流离颠沛
出言不逊
不可多得
风华正茂
鞭辟入里
道不拾遗
有恃无恐
药到病除
万死一生
愚昧无知
名落孙山
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