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多嘴献浅[ duō zuǐ xiàn qiǎn ]
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
1.气势汹汹,使人惊惧。《世说新语 排调》:“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 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2.指后人超过前人,意思与“后生可畏 ”相同。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濛子修善隶、行,子敬(王献之)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
形容不合常理、令人惊讶的怪事。《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 划)作字…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
咄咄书空[ duō duō shū kōng ]
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咄嗟便办[ duō jiē biàn bàn ]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咄嗟叱咤[ duō jiē chì zhà ]
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咄嗟立办[ duō jiē lì bàn ]
原指主人一吩咐,仆人立刻就办好,现在指马上就办到。
咄嗟之间[ duō jiē zhī jiān ]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夺眶而出[ duó kuàng ér chū ]
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夺门而出[ duó mén ér chū ]
摆脱阻拦,冲出门去。
夺其谈经[ duó qí tán jīng ]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夺人所好[ duó rén suǒ hào ]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夺胎换骨[ duó tāi huàn gǔ ]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夺席谈经[ duó xí tán jīng ]
《后汉书 儒林列传》记载,光武帝刘秀有一次让许多讲经的学者公开辩难。辩输的人把坐的席子拿下来交给辩赢 的人,有一个叫戴凭的,在辩论中赢得了五十多条席子。后来用“夺席谈经”指在公开辩难中压倒众人。
掇菁撷华[ duō jīng xié huá ]
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掇青拾紫[ duō qīng shí zǐ ]
指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掇拾章句[ duō shí zhāng jù ]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掇臀捧屁[ duō tún pěng pì ]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朵颐大嚼[ duǒ yí dà jiáo ]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躲躲闪闪[ duǒ duo shǎn shǎn ]
状态词。指有意掩饰或避开事实真相:你谈问题要和盘托出,不要~。
堕溷飘茵[ duò hùn piāo yīn ]
同“坠茵落溷”。亦作“坠溷飘茵”。比喻人之境遇高下悬殊。茵,垫褥;溷,厕所。
堕云雾中[ duò yún wù zhōng ]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堕甑不顾[ duò zèng bù gù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屙金溺银[ ē jīn niào yín ]
比喻生存有术。
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讹以传讹[ é yǐ chuán é ]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讹以滋讹[ é yǐ zī é ]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峨峨汤汤[ é é shāng shāng ]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峨峨洋洋[ é é yáng yáng ]
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峨冠博带[ é guān bó dài ]
高高的帽子,宽 宽的衣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后比喻穿着礼服。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必定是峨冠博带 一个名士大夫。”
鹅湖之会[ é hú zhī huì ]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鹅毛大雪[ é máo dà xuě ]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鹅王择乳[ é wáng zé rǔ ]
比喻择其上乘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