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放荡不羁[ fàng dàng bù jī ]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放荡形骸[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放刁把滥[ fàng diāo bǎ làn ]
指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放刁撒泼[ fàng diāo sā pō ]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放饭流歠[ fàng fàn liú chuò ]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放歌纵酒[ fàng gē zòng jiǔ ]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放虎归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放虎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 ]
放掉老虎,留下后患。
放虎自卫[ fàng hǔ zì wèi ]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放火烧山[ fàng huǒ shāo shān ]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放浪不羁[ fàng làng bù jī ]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放浪不拘[ fàng làng bù j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放浪无羁[ fàng làng wú j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放浪无拘[ fàng làng wú j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放浪形骸[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形骸(hái):形体。
放冷箭[ fàng lěng jiàn ]
比喻暗中害人。
放龙入海[ fàng lóng rù hǎi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放马后炮[ fàng mǎ hòu pào ]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放马华阳[ fàng mǎ huá yáng ]
指不再用兵。
放牛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放屁添风[ fàng pì tiān fēng ]
比喻在一边助威。
放僻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
指肆意作恶。同“放辟邪侈”。
放泼撒豪[ fàng pō sā háo ]
耍无赖,仗势压人。
放情丘壑[ fàng qíng qiū hè ]
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放任自流[ fàng rèn zì liú ]
听其自然发展或行动不加约束或干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放心解体[ fàng xīn jiě tǐ ]
指人心离散、瓦解。
放心托胆[ fàng xīn tuō dǎn ]
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形容毫无顾虑。
放言高论[ fàng yán gāo lùn ]
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放言遣辞[ fàng yán qiǎn cí ]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放眼世界[ fàng yǎn shì jiè ]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放意肆志[ fàng yì sì zhì ]
纵情而无所顾忌。
放鹰逐犬[ fàng yīng zhú quǎn ]
指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