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方凿圆枘[ fāng záo yuán ruì ]
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正不阿[ fāng zhèng bù ē ]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方趾圆颅[ fāng zhǐ yuán lú ]
方脚圆头。原指人的头和脚,后用以指人类。《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南 史·陈高祖纪》:“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方滋未艾[ fāng zī wèi ài ]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方足圆颅[ fāng zú yuán lú ]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芳兰竟体[ fāng lán jìng tǐ ]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芳年华月[ fāng nián huá yuè ]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防不及防[ fáng bù jí fáng ]
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防不胜防[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
防患未萌[ fáng huàn wèi méng ]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wèi rán ]
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 未然。”
防患于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防祸于未然[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防萌杜渐[ fáng méng dù jiàn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
阻止百姓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百姓说 话,必有大害。《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
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宋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 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堵。渐:事物发展的开端。
防微杜衅[ fáng wēi dù xìn ]
犹言防微杜渐。
防微虑远[ fáng wēi lǜ yuǎn ]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防心摄行[ fáng xīn shè xíng ]
指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防芽遏萌[ fáng yá è méng ]
错误或恶事在未显露时,即加以阻止、防范。
防意如城[ fáng yì rú chéng ]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像守城防敌一样。
妨功害能[ fáng gōng hài néng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房谋杜断[ fáng móu dù duàn ]
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仿徨失措[ fǎng huáng shī cuò ]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访贫问苦[ fǎng pín wèn kǔ ]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访亲问友[ fǎng qīn wèn yǒu ]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放辟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放辟淫侈[ fàng pì yín chǐ ]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同“放僻淫佚”。
放长线钓大鱼[ fà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放达不羁[ fàng dá bù jī ]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放诞不羁[ fàng dàn bù j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荡不羁”。
放诞不拘[ fàng dàn bù j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荡不羁”。
放诞风流[ fàng dàn fēng liú ]
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