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苛捐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
名目繁多的捐税。
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
孔子经过泰山旁边,有个妇人在坟前哭得很悲伤。孔子让子路去问明原因。妇人说,她的公公、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今天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妇人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门人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意思说繁苛的政令和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见《礼记·檀弓下》。
科班出身[ kē bān chū shēn ]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科头箕踞[ kē tóu jī jù ]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科头跣足[ kē tóu xiǎn zú ]
不戴帽子,不穿鞋袜,形容生活贫困或行为散漫不受拘束。
颗粒无收[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磕头礼拜[ kē tóu lǐ bài ]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磕头碰脑[ kē tóu pèng nǎo ]
1.形容人多而相挤相碰或东西多而人跟东西相挤相碰:一大群人~地挤着看热闹。2.指经常碰见、往来:都住在一条胡同里,成天~的,低头不见抬头见。3.比喻发生冲突;闹矛盾:老人家热心肠,街坊四邻有个~的事,他都出面调停。
磕头如捣[ kē tóu rú dǎo ]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磕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
多嘴多舌。
咳声叹气[ hāi shēng tàn qì ]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咳唾成珠[ ké tuò chéng zhū ]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咳珠唾玉[ ké zhū tuò yù ]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可操左券[ kě cāo zuǒ quàn ]
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人各拿一片,左券常用作索偿的凭证。“可操左券”比喻成功有把握。
可乘之机[ kě chéng zhī jī ]
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可乘之隙[ kě chéng zhī xì ]
可以被利用的空子。
可发一噱[ kě fā yī jué ]
真引人发笑。
可歌可泣[ kě gē kě qì ]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可见一斑[ kě jiàn yī bān ]
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可泣可歌[ kě qì kě gē ]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同“可歌可泣”。
可望不可即[ kě wàng bù kě jí ]
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可望而不可及[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
看得见,但不能接近。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即:接触,靠近。
可想而知[ kě xiǎng ér zhī ]
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以想见。
可心如意[ kě xīn rú yì ]
符合心意。
可有可无[ kě yǒu kě wú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渴尘万斛[ kě chén wàn hú ]
形容十分想念。
渴而穿井[ kě ér chuān jǐng ]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渴而掘井[ kě ér jué jǐng ]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渴骥奔泉[ kě jì bēn quán ]
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渴者易饮[ kě zhě yì yǐn ]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克爱克威[ kè ài kè wēi ]
指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
克传弓冶[ kè chuán gōng yě ]
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