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
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语出《论语·子罕》):有些人喜欢夸夸其谈,其实肚子里却是~。
空口说白话[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
形容光说不做,或只是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空口无凭[ kōng kǒu wú píng ]
只是嘴说而没有真凭实据。
空前绝后[ kōng qián jué hòu ]
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
空室清野[ kōng shì qīng yě ]
即“坚壁清野”
空谈快意[ kōng tán kuài yì ]
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空头支票[ kōng tóu zhī piào ]
1.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2.比喻不能或不想实践的诺言。
空心汤圆[ kōng xīn tāng yuán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空穴来风[ kōng xué lái fēng ]
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中楼阁[ kōng zhōng lóu gé ]
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
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汉代以后,经过封建统治者的修饰和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孔情周思[ kǒng qíng zhōu sī ]
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孔思周情[ kǒng sī zhōu qíng ]
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同“孔情周思”。
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孔席不暖[ kǒng xí bù nuǎn ]
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孔席不适[ kǒng xí bù shì ]
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同“孔席不暖”。
孔席墨突[ kǒng xí mò tū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恐后无凭[ kǒng hòu wú píng ]
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恐后争先[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恐慌万状[ kǒng huāng wàn zhuàng ]
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恐遭物议[ kǒng zāo wù yì ]
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控名责实[ kòng míng zé shí ]
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抠心挖肚[ kōu xīn wā dù ]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抠心挖血[ kōu xīn wā xuè ]
犹言抠心挖肚。形容费心思索。
口碑载道[ kǒu bēi zài dào ]
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
口不二价[ kǒu bù èr jià ]
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口齿生香[ kǒu chǐ shēng xiāng ]
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口出不逊[ kǒu chū bù xùn ]
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口出大言[ kǒu chū dà yán ]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口出狂言[ kǒu chū kuáng yán ]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