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明抢暗偷[ míng qiǎng àn tōu ]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明人不做暗事[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明日黄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明如指掌[ míng rú zhǐ zhǎng ]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明若观火[ míng ruò guān huǒ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明赏不费[ míng shǎng bù fèi ]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明升暗降[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明堂正道[ míng táng zhèng dào ]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明推暗就[ míng tuī àn jiù ]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明效大验[ míng xiào dà yàn ]
非常显著的效验。
明心见性[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1.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2.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明刑弼教[ míng xíng bì jiào ]
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弼(bì):辅助。
明刑不戮[ míng xíng bù lù ]
刑法严明,民不敢犯,所以不必杀戮。《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明验大效[ míng yàn dà xiào ]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同“明效大验”。
明扬侧陋[ míng yáng cè lòu ]
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明扬仄陋[ míng yáng zè lòu ]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明月清风[ míng yuè qīng fēng ]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明月入怀[ míng yuè rù huái ]
比喻人心胸开朗。
明昭昏蒙[ míng zhāo hūn méng ]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明争暗斗[ míng zhēng àn dòu ]
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
明正典刑[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
指依法公开处置。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执行法律。
明知故犯[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明知故问[ míng zhī gù wèn ]
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明珠暗投[ míng zhū àn tóu ]
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明珠弹雀[ míng zhū tán què ]
用光泽晶莹的珍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汉扬雄《太玄·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录》卷六:“将明珠而弹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 弹(tán)。
明珠投暗[ míng zhū tóu àn ]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鸣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鸣鼓而攻之[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大张旗鼓地讨伐。《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鸣鼓:击鼓,古代用鼓声指挥进攻。
鸣鹤之应[ míng hè zhī yìng ]
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