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谋图不轨[ móu tú bù guǐ ]
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谋为不轨[ móu wéi bù guǐ ]
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谋无遗策[ móu wú yí cè ]
指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谋无遗谞[ móu wú yí xū ]
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
母慈子孝[ mǔ cí zǐ xiào ]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母难之日[ mǔ nàn zhī rì ]
指自己的生日。
母以子贵[ mǔ yǐ zǐ guì ]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mǔ dān suī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
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木本水源[ mù běn shuǐ yuán ]
树的根子,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
木雕泥塑[ mù diāo ní sù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或静止不动。也说泥塑木雕。
木干鸟栖[ mù gàn niǎo qī ]
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木梗之患[ mù gěng zhī huàn ]
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木公金母[ mù gōng jīn mǔ ]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木坏山颓[ mù huài shān tuí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木鸡养到[ mù jī yǎng dào ]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木落归本[ mù luò guī běn ]
犹言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木讷寡言[ mù nè guǎ yán ]
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木人石心[ mù rén shí xīn ]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石心肠[ mù shí xīn cháng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木头木脑[ mù tóu mù nǎo ]
形容呆板、迟钝。
木心石腹[ mù xīn shí fù ]
犹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木朽蛀生[ mù xiǔ zhù shēng ]
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木已成舟[ mù yǐ chéng zhōu ]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目别汇分[ mù bié huì fēn ]
指分门别类。
目不别视[ mù bù bié shì ]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目不给赏[ mù bù gěi shǎng ]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目不苟视[ mù bù gǒu shì ]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目不见睫[ mù bù jiàn jié ]
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目不交睫[ mù bù jiāo jié ]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 ]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
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也说目不忍视。
目不忍见[ mù bù rěn jiàn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目不忍视[ mù bù rěn shì ]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查询最多的成语
欲罢不能
黄粱美梦
哀毁骨立
男欢女爱
瓢泼大雨
阿鼻地狱
深不可测
蹑手蹑足
阿谀奉承
撒豆成兵
戮力同心
鱼目混珠
别无长物
笑里藏刀
求贤若渴
一丘之貉
按图索骥
不屈不挠
扑朔迷离
力不从心
守株待兔
心急火燎
咄咄逼人
言不由衷
无稽之谈
模棱两可
乐不思蜀
杯弓蛇影
痛定思痛
自相矛盾
从容不迫
出奇制胜
口蜜腹剑
做贼心虚
登峰造极
茅塞顿开
数典忘祖
弃甲曳兵
兴高采烈
望洋兴叹
走马看花
日薄西山
有备无患
急来报佛脚
忧心如焚
锦绣前程
老生常谈
狼子野心
流离颠沛
出言不逊
不可多得
鞭辟入里
风华正茂
道不拾遗
有恃无恐
万死一生
药到病除
名落孙山
愚昧无知
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