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目不暇给[ mù bù xiá jǐ ]
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
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目不邪视[ mù bù xié shì ]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目不斜视[ mù bù xié shì ]
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目不知书[ mù bù zhī shū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
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成心许[ mù chéng xīn xǔ ]
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目成眉语”、“目成心授”。
目达耳通[ mù dá ěr tōng ]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
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瞪口僵[ mù dèng kǒu jiā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结[ mù dèng kǒu jié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歪[ mù dèng kǒu wāi ]
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目瞪口张[ mù dèng kǒu zhā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彊[ mù dèng shé qiá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挢[ mù dèng shé jiǎo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强[ mù dèng shé qiá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心骇[ mù dèng xīn hài ]
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同“目眐心骇”。
目定口呆[ mù dìng kǒu dāi ]
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目动言肆[ mù dòng yán sì ]
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目睹耳闻[ mù dǔ ěr wén ]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目断魂销[ mù duàn hún xiāo ]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目断鳞鸿[ mù duàn lín hóng ]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
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目光如豆[ mù guāng rú dòu ]
眼光像豆子那么小。形容见识短浅。
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
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目光远大,洞察细微。也用以形容怒视。《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目光如鼠[ mù guāng rú shǔ ]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或行为不正。
目酣神醉[ mù hān shén zuì ]
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目击道存[ mù jī dào cún ]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目击耳闻[ mù jī ěr wén ]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目见耳闻[ mù jiàn ěr wén ]
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目交心通[ mù jiāo xīn tōng ]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