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洒扫应对[ sǎ sǎo yìng duì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洒心更始[ sǎ xīn gèng shǐ ]
犹言改过自新。自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飒爽英姿[ sà shuǎng yīng zī ]
豪迈矫健、英俊威武的姿态。
塞北江南[ sāi běi jiāng nán ]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塞耳盗钟[ sāi ěr dào zhōng ]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塞耳偷铃[ sāi ěr tōu líng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塞井焚舍[ sāi jǐng fén shě ]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塞井夷灶[ sāi jǐng yí zào ]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塞上江南[ sài shàng jiāng nán ]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塞翁得马[ sài wēng dé mǎ ]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
《淮南子·人间训》里说,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之马[ sài wēng zhī mǎ ]
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三百六十行[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
泛指各种行业:~,行行出状元。
三百瓮齑[ sān bǎi wèng jī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三班六房[ sān bān liù fáng ]
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合称。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都是差役。六房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都是文书小吏。
三般两样[ sān bān liǎng yàng ]
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三榜定案[ sān bǎng dìng àn ]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三病四痛[ sān bìng sì tòng ]
指病痛很多。
三不拗六[ sān bù niù liù ]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三步两脚[ sān bù liǎng jiǎo ]
快速行走的样子。
三曹对案[ sān cáo duì àn ]
指审问对质。
三茶六饭[ sān chá liù fàn ]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三茶六礼[ sān chá liù lǐ ]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三差两错[ sān chā liǎng cuò ]
比喻偶然的差错。
三差五错[ sān chā wǔ cuò ]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长两短[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老人病得这样重,万一有个~怎么办?
三长四短[ sān cháng sì duǎn ]
1.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2.犹闲话,坏话。
三朝五日[ sān cháo wǔ rì ]
指三、五天。
三朝元老[ sān cháo yuán lǎo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
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
指能言善辩的口才。也说三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