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三跪九叩[ sān guì jiǔ kòu ]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三过其门而不入[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好二怯[ sān hǎo èr qiè ]
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三好两歹[ sān hǎo liǎng dǎi ]
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三好两歉[ sān hǎo liǎng qiàn ]
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三户亡秦[ sān hù wáng qín ]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心。
三槐九棘[ sān huái jiǔ jí ]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三环五扣[ sān huán wǔ kòu ]
形容捆绑结实。
三皇五帝[ sān huáng wǔ dì ]
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三回九转[ sān huí jiǔ zhuǎn ]
1.形容曲折回荡。2.犹三番五次。
三回五次[ sān huí wǔ cì ]
指多次。
三荤五厌[ sān hūn wǔ yàn ]
泛指荤腥食物。
三魂出窍[ sān hún chū qiào ]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三魂七魄[ sān hún qī pò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三饥两饱[ sān jī liǎng bǎo ]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三家村[ sān jiā cūn ]
形容人烟稀少,地处偏僻的小乡村。宋陆游《村饮示邻曲》诗:“偶失万户侯,遂老三家村。”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
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语出《说苑·敬慎》)。
三谏之义[ sān jiàn zhī yì ]
指事君之正道。
三江七泽[ sān jiāng qī zé ]
泛指江河湖泽。
三江五湖[ sān jiāng wǔ hú ]
1.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2.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脚两步[ sān jiǎo liǎng bù ]
1.形容走得快。2.指走不多远。
三教九流[ sān jiào jiǔ liú ]
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三街两市[ sān jiē liǎng shì ]
泛称各街市。
三街六市[ sān jiē liù shì ]
泛称各街市。
三街六巷[ sān jiē liù xiàng ]
泛指大街小巷。
三节两寿[ sān jié liǎng shòu ]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三句不离本行[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三句话不离本行[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三老四少[ sān lǎo sì shào ]
1.老少众人。2.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三老五更[ sān lǎo wǔ gēng ]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三邻四舍[ sān lín sì shè ]
泛指邻居。
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三六九等[ sān liù jiǔ děng ]
泛指许多等级,种种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