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 ]
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三省吾身[ sān xǐng wú shēn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尸暴跳[ sān shī bào tiào ]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三尸五鬼[ sān shī wǔ guǐ ]
比喻奸佞之臣。
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十六行[ sān shí liù háng ]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三十三天[ sān shí sān tiān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豕涉河[ sān shǐ shè hé ]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三首六臂[ sān shǒu liù bì ]
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三兽渡河[ sān shòu dù hé ]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三思而后行[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
再三考虑后才行动。《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三台八座[ sān tái bā zuò ]
泛指高官重臣。
三汤两割[ sān tāng liǎng gē ]
1.泛指烹饪之事。2.指各种肴馔。
三汤五割[ sān tāng wǔ gē ]
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三天两头[ sān tiān liǎng tóu ]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三头八臂[ sān tóu bā bì ]
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三头对案[ sān tóu duì àn ]
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在一起对质,弄清真相。
三头两面[ sān tóu liǎng miàn ]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三头两日[ sān tóu liǎng rì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三头两绪[ sān tóu liǎng xù ]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三头六臂[ sān tóu liù bì ]
《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
三头六面[ sān tóu liù miàn ]
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三头六证[ sān tóu liù zhèng ]
指众多的人证。
三吐三握[ sān tǔ sān wò ]
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推六问[ sān tuī liù wèn ]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三瓦两舍[ sān wǎ liǎng shě ]
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三瓦两巷[ sān wǎ liǎng xiàng ]
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三位一体[ sān wèi yī tǐ ]
基督教称耶和华为圣父,耶稣为圣子,圣父、圣子共有的神的性质为圣灵。虽然父子有别,而其神的性质融合为一,所以叫三位一体。一般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