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才输了当头炮
- 城隍爷扑蝴蝶
- 二愣子报丧
- 龙宫里造反
- 跳上岸的大虾
- 土地爷拍蚂蚱
- 土地爷逃难
- 小娃娃拾炮仗(爆竹)
- 一对铃铛
- 胆小鬼偷东西
- 肚里钻进二十五只小耗子
- 恶老婆骂街
- 裤子里进蚂蚁
- 蚂蚁爬树
- 屁股长疮脚扎刺
- 屁股生疮背又痛
- 请小姨子作伴
- 热地上的蚰蜒(you yan 节肢动物。像蜈蚣而略小,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 三脚凳子搭床脚
- 生吞蜈蚣
- 十五把铡刀铡草
- 土地爷跟城隍打架
- 小偷遇警察
- 睡鞋
- 墙上芦苇
- 墙头上栽葱
- 站在竹筒上
- 高梁秆做眼镜
- 修手表的借火钳
- 韭菜打汤
- 九两线织匹布
- 纸糊的人物
- 纸元宝
- 豆腐垫脚
- 床上起塔
- 沙滩上起楼房
- 朽木搭楼房
- 架上的丝瓜
- 四金刚腾云
- 正月的萝卜
- 半空里翻跟头
- 半天云里挂帐子
- 水上浮萍
- 山中竹笋
- 飞机打飞机
- 大肚子不养孩子
- 三条腿的长凳
- 一颗心悬在半天里
- 一双皮手套
- 飞机上吊螃蟹
- 牛皮鼓
- 塘里的浮萍
- 和影子交朋友
- 金针落海
- 岩缝里的笋子
- 饭甑里蒸黄连
- 老婆婆的脚趾头
- 老太太吃粘糕
- 打掉了牙往肚里吞
- 半夜翻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