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七十岁讨老婆
- 七十岁中状元
- 千里遇知音
- 娶了老婆娶小婆
- 娶了媳妇死了娘
- 娶媳妇打发客(女子出嫁)
- 人到八十拜花堂
- 人了洞房生孩子
- 三伏天的冰棍
- 丧屋里的人唱戏
- 屎壳螂遇到放屁的
- 数九寒天一盆火
- 摔跤捡金条
- 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 讨饭的捡黄金
- 娃儿见了娘
- 娃娃放炮仗(爆竹)
- 娃娃看戏
- 娃娃拾花炮
- 王母娘娘得子
- 喜鹊登枝喳喳叫
- 喜鹊老鸦同枝叫
- 小寡妇上轿
- 小两口观灯
- 小磨香油拌凉菜
- 新女婿请接生婆
- 秀才看榜
- 鸭子吃糠壳
- 哑巴娶老婆
- 又办丧事又嫁女
- 又娶媳妇又嫁女
- 渔夫赶上鱼汛,猎手赶上兽群
- 渔夫听到渔汛、猎手赶上兽群
- 玉帝娶亲,阎王嫁女
- 玉帝娶亲
- 远地得家书
- 早起碰见抬轿的
- 丈母娘看女婿
- 丈母娘瞧女婿
- 枕边言语骨边肉
- 中了状元招驸马
- 走路换草鞋
- 做梦拾元宝
- 胸窝里栽牡丹
- 宝玉湘云哭贾母
- 被窝里抹眼泪
- 崔莺莺送郎
- 对着墙壁流泪
- 对着墙壁流眼泪
- 鳄鱼流眼泪
- 刽子手烧香
- 看戏流眼泪
- 抹上唾沫当眼泪
- 请人哭爹妈
- 杀人和尚念佛经
- 死了耗子猫来哭
- 小寡妇上坟
- 胸脯中了箭
- 眼睛长在鼻尖下
- 要饭的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