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观音菩萨下人间
- 蝎子掉进磨眼里
- 锅盖上的米
- 泡桐树做菜板
- 替人写春联
- 屋檐水滴进锅里
- 板凳上的麻将
- 下棋不叫下棋
- 阎玉爷上吊
- 木匠刨木
- 南来北往
- 烂茶壶
- 青蛙跳上砧板
- 老寿星拉车
- 新娘子上轿
- 大炮轰瓷器
- 水泥地上种花生
- 镜子里夹相片
- 脸上爬了条毛毛虫
- 李鬼的老婆飞眼
- 尿泡打不痛
- 没脚蟹
- 砂锅里捣蒜
- 胖嫂子骑瘦驴
- 集家嘴的划子
- 小舢舨过海
- 云冈佛爷挽袖子
- 麋鹿的别名
- 给你凑火不支锅
- 阴天晒铺盖
- 鳖蛋上抹香油
- 隔墙掠筛箕
- 自己装套来捆脚
- 茅房里响喇叭
- 隔壁三妈蹋豆饼
- 剖腹藏珠
- 公安局的沙发
- 屁股吃人参
- 背上的灰
- 烧纸画符贴上墙
- 半夜洗衣月下晒
- 囊里盛锥子
- 小铜钱还炉
- 屎克螂碰高墙
- 河沿上脱坯
- 砍倒樟树
- 睡梦里别扁担
- 叫化子弹琴
- 外甥点灯笼
- 吃了海椒啃甘蔗
- 夏天的竹笋
- 空手抓山蹦子
- 秤砣掉在橱柜里
- 小萝卜不大
- 吐口唾沫粘麻雀
- 怨食家神
- 土查巴头冒水
- 吞下铁枝
- 蚂汉子摔跤
- 懒婆娘的脚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