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脑袋上顶娃娃
- 木匠拉线
- 河沟里撤网
- 虾米煎蛋
- 最公平的事情
- 食盒里装粪蛋儿
- 草帽当钹子敲
- 秋风里的黄叶
- 溪水遇到了挡路石
- 天长地
- 鲁班门前抡斧子
- 放屁打哈哈
- 虎皮蜥呲牙
- 抱着元宝跳海
- 棺材里的生意
- 守着跛子
- 郭呆子不认得大水桩
- 凉水和苞面
- 吃饱饭就睡的猫
- 花木兰她妈认不得女了
- 霜后的大葱
- 老丫头哭娘
- 半天云里飘气球
- 扳不倒儿盖被窝
- 涝池里泡漠
- 抱木头跳江
- 坚铜碰硬钉
- 蹲在茅房不拉屎
- 巫婆的声调
- 啄木官打洞
- 苍蝇爬过的
- 快刀刮胡子
- 摸黑猜拳
- 砍柴的下了山
- 破箱子烂麻袋
- 阎王面前
- 痴子买画
- 两口子
- 捡起铜钱穿线眼
- 睡觉扯被子
- 烟洞眼内掏雀儿
- 门角里装灯
- 死了三年的老鴰
- 太平间里抬出来的人
- 上了钩的王八
- 包被面子洗脸
- 手上的老茧
- 盲人说书
- 截河的荞粑
- 麻雀肚里找蚕豆
- 青蛙脖子粗
- 勒着孝带儿拜天地
- 小孩儿卖糖
- 酒当白水卖
- 烤糊了的饼子
- 屎壳郎跑到烟包里
- 旅店的臭虱
- 黄连树下吹唢呐
- 花篮装泥鳅
- 荆条挂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