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讨口子不进湾
- 光腿穿大衫
- 钟馗的线砣子
- 老鸦叮蚌壳
- 海参拋肚肠
- 苏三起解
- 囝仔跋倒
- 山里核桃
- 属鹌鹑的
- 碾砣子对碾盘
- 雪里埋石头
- 黄金掉到水里
- 没事打娃娃
- 大腿上摸脉搏
- 醋泡蘑菇
- 地瓜蛋抠梆子
- 人走矮门过
- 划船上丢桨
- 屎壳郎爬粪门
- 鸭子不吃瘪稻
- 锅边上的米花花
- 脊梁背上贴花纸条子
- 坐卫星上天
- 法儿他妈把娃死啦
- 盲佬吃羊肉
- 梁山寨里兄弟
- 茅坑板做广告
- 矬子爬山
- 俏大姐啃猪蹄
- 江边水碓
- 火车上马路
- 麻雀吃桑椹
- 虱母跌落土
- 戴上捂眼的老驴
- 阎王爷招驸马
- 寒毛窟眼
- 麻绳上接电灯泡
- 癞蛤蟆挂腰刀
- 芋叶滚水珠
- 阎王殿里玩杂技
- 地里拔萝卜
- 戏台上的丫头
- 鸡毛掸扫火炉
- 赌博佬的母妈拿棍子
- 朝着黄泥岗造屋
- 倒吊腊鸭
- 黄鼠狼上鸡笼
- 棺材里仲出手
- 蛤蟆不咬癞肚
- 缺牙婆吃面条
- 青娃笑蝌蚪
- 加官擀盘子
- 土地爷逮蚂蚱
- 大河道儿拣芝麻,小道儿上洒香油
- 口朝下的咸菜罐
- 菩萨脑壳
- 钱串子捆腰带
- 最长的棍子
- 门角里轧核桃
- 炕房里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