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盘古开天地
- 瓦片头吃稀饭
- 拜佛到了天主堂
- 老叫驴噙本《三字经》
- 眯睫眼望太湖
- 吃的不是泾河水
- 外孙哭爹
- 抱着银元跳井
- 冷铺中舍冰
- 阎罗王扮观音
- 豆芽菜一生
- 厕所门前法大刀
- 窃贼进学堂
- 恶人告状
- 碾砣砸碾盘
- 开水碗里的葱花
- 精尻子撵狼
- 背方桌下井
- 抓屎上头
- 中堂夹条幅
- 开河塌堤
- 稗草子和瘪谷
- 树高头奏唢呐
- 属帘子的
- 鸿门宴上的刘邦
- 卖萝卜的跟着盐担子走
- 骆鼓腰上山
- 王八吃砰砣
- 板子磕瓜子
- 鼎边糊
- 灶王爷折跟头
- 女的和男地比身材
- 长江里的波涛
- 货郎子担出他妈
- 盲佬粘符
- 蚂蚁叼秤砣
- 霜打了的茄子
- 鳖鬃鬃指窝窝
- 大拇指头掏耳屎
- 盲人推磨
- 最长的寿命
- 床底下养鹤
- 胡麻地里长出了芝麻
- 钢刀落肚
- 皇上家卖番瓜
- 瘸驴
- 对空放炮
- 顶梁柱子当柴禾烧
- 舀水碰上了瓢
- 猫儿寻鼠洞
- 腊肉汤下面条
- 炒下水
- 秋后的蚂螂
- 细高挑儿进矮门
- 小二姐割豆子
- 扯秧子摘西瓜
- 麻雀屙鸡蛋
- 瞌睡遇见枕头
- 戏台上着火
- 头顶长疮,脚底下流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