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打翻了蜜罐子
- 抱着柴草救火
- 瞎姆妈养滴个死吖
- 吹糖人儿的出身
- 麻雀过后认公母
- 板凳头上摆鸡蛋
- 苍蝇的肚子
- 茅缸里荡桨
- 趁风扬灰
- 牢里穿孝
- 茅室里的码琅硲
- 上坑嗑瓜子
- 烧了窝的蚂蚁
- 胡萝卜打锣
- 城上出恭
- 爬上黄皮树
- 袖筒里伸出来驴蹄
- 胡麻地里种萝卜
- 帆船遇到风
- 芋苗叶当伞
- 丫鹊打翻蛋
- 大肚子穿裤子
- 烟锅炒芝麻
- 叫花子说嫁妆
- 飞来燕子想吃当地鹁鸪
- 坐井看天
- 卫懿公养鹤
- 程婴舍子救孤儿
- 抬菩萨洗澡
- 女人生伢
- 朝廷冒肚
- 强盗在捕头家睡觉
- 新媳妇蒙头
- 大热天盖棉被
- 老蟛蚶走路
- 大虫吃小虫
- 坑缸门道淌尿石
- 沙土窝里放屁
- 粪箕子扛场
- 半夜摸帽子
- 虿吃蝎子
- 烤红薯
- 棺材里伸出手
- 撇兰没叶勒
- 戴子笠帽亲嘴
- 日本鬼子吃高粱米
- 两木碗对一起
- 土地爷身上长草
- 空心菜头
- 驴子觉
- 初一拜年
- 山顶上喊话山底答
- 檀香木盖茅坑
- 红纸贴在脸上
- 如来佛烧庙堂
- 寇英杰胡牌
- 过了霜降割豆子
- 石人张大嘴
- 航空驾驶员
- 昏官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