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草把做灯
- 背鼓上门
- 板上订钉
- 霸王敬酒
- 八仙聚会
- 有借有还
- 墙上茅草
- 偷鸡不成
- 新官上任
- 拔苗助长
- 飞蛾扑火
- 大海捞针
- 虎落平阳
- 打破砂锅
- 扁担挑水
- 蚕豆开花
- 仇人相见
- 船到桥头
- 打开天窗
- 过年娶媳妇
- 和尚训道士
- 鸡蛋碰石头
- 箭在弦上
- 饺子破皮
- 井底青蛙
- 老虎屁股
- 老鼠钻风箱
- 老太太吃汤圆
- 留得青山在
- 聋子见哑巴
- 麻雀虽小
- 螃蟹过街
- 肉包子打狗
- 塞翁失马
- 三个臭皮匠
- 山中无老虎
- 谈心不点灯
- 跳上舞台凑热闹
- 兔子尾巴
- 推小车上台阶
- 瞎子点灯
- 小和尚念经
- 竹篮打水
- 关公降曹操
-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 井底之蛙
- 丈八的台灯
- 碰倒油瓶不扶
- 腰带里挂死老鼠
- 温度计掉到冰箱里
- 如来佛抓头
- 藕丝炒韭菜
- 年糕掉在灰堆里
- 拿舌头磨剃刀
- 梦里捡钱
- 煤油炉生火
- 卖米的不带升
- 龙王庙里失火
- 六月天冻死羊
- 理发师带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