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银锤敲金鼓
- 丈母娘举墩子
- 染坊的姑娘穿白鞋
- 开过花的竹子
- 蜻蜓想吃樱桃
- 法国大餐
- 粗瓷器雕细花
- 不出鸡的鸡蛋
- 肉案上的秤
- 祖奶奶的花鞋
- 池塘里撒网
- 求雨到了火神庙
- 跌倒抓把沙
- 叫花子哼小调
- 被单洗脸
- 铁匠干活
- 冰箱里的瓜子
- 麻布袋里装菱角
- 寺院里的弥勒菩萨
- 风吹踏脚
- 拆屋檐卖柈子
- 坐在井沿上放屁
- 金刚拖鼻涕
- 竹壳船
- 马虎看孩子
- 大象的脑袋
- 蚂蚱打喷嚏
- 斗笠做锅盖
- 麻杆门闩玻璃鼓
- 鸡窝里练拳术
- 年初一吃酒板
- 管中窥豹
- 撵皇帝他妈
- 儿女是娘心上一块肉
- 冬天喝凉水
- 咸菜烧肉
- 捕尽黄鼠狼
- 木匠打铁
- 王八瞅蛋
- 给聋子讲故事
- 棺材里面过喜事
- 泥塑的神像
- 秤杆没有星
- 吹牛皮赚钱
- 孙穿婆婆的鞋
- 皮球掉到水里
- 花瓶里的花
- 泥鳅跟黄鳝交朋友
- 蜈蚣嘴
- 骑驴打驴
- 想一锹挖个井
- 出水才见两腿泥
- 公公背儿媳朝华山
- 小偷的孩子
- 实棒槌灌米汤
- 终天躺在危墙下
- 张家口的蘑菇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粪勺子搅粪坑
- 傻狍子听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