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塌鼻梁戴眼镜
- 菱角装麻袋
- 良药苦口
- 门角落里的军师
- 菩萨入荒
- 口咬黄连
- 头上长疱脚板流脓
- 螳啷肚子蛤蟆嘴
- 做兽医二十年
- 抱紧肚子装饱汉
- 庙门口的狮子
- 煮好了的饭不吃
- 丁丁猫揽鹅蛋
- 海狮戴帽子
- 糊墙的灶神
- 黄狼子趴在磨碾上
- 石碑底下的乌龟
- 天文台里的钟表
- 叫花子哼太平调
- 俏大姐上花轿
- 快刀切大葱
- 穷人借债
- 擀面杖卷肉
- 诸侯称王
- 秤锤落在棉被上
- 书童洗墨
- 满打算穿乖狼皮褂褂了
- 醋娘子吃酸梅
- 打铁匠打磨
- 狐狸不叫狐狸
- 屎壳郎跑黑豆囤里
- 苹果囫囵吃
- 陈四一膏药
- 叫化子唱戏
- 赵子龙出兵
- 大力士背碾盘
- 罗锅睡到石臼里
- 肚皮里蛔虫
- 窝在坑里的竹笋
- 横着竹竿进城
- 话如绵里藏针
- 凤姐的嘴
- 水烟筒灌铅子
- 文火熬蹄膀
- 黄泥塘洗弹子
- 纸做个栏杆
- 米面团团
- 华伦行医
- 铁口刀
- 纸糊的眼镜
- 丈二竹筒
- 水晶瓶里装清水
- 脚底踩擀面杖
- 黄鼠狼儿下老鼠娃儿
- 丫头带钥匙
- 痨病鬼开药铺
- 吃乌龟皮
- 活生搬卵子
- 胡萝卜雕神像
- 向姑娘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