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卖虾米不拿秤
- 大水冲走龙王庙
- 葫芦头下水
- 麻秆抵门
- 西瓜皮打鞋掌子
- 春秋山失火
- 李义府为人
- 树叶做衣服
- 无眼的苍蝇
- 竹板儿弓
- 兴衰饭
- 么生人吊好
- 肝花肠子一丈五
- 戴上捂眼的驴
- 打谈的吊眼泪
- 睡梦里生仔
- 苦菜拌黄连
- 芝麻掉进针眼儿里
- 斧头降煨罐
- 蜘蛛扳牌楼
- 金弹子打灰堆
- 驼子背上看水平
- 吹灯念古词
- 穿着坎肩作揖
- 屁股上的记
- 坟圈子里豁拳
- 弥勒佛推碾子
- 王八掉在灶炕里
- 电杆上捆鸡毛
- 买黄豆芽
- 嫁出去的姑娘
- 牛皮袄子反起穿
- 莲蓬结子
- 背地里骂知县
- 龙王爷的脾气
- 塌岸朗窜屎
- 苍蝇落在米汤里
- 常使的驴
- 法儿妈把法儿死啦
- 青石板上盖高楼
- 板齿牙溜瓜皮
- 牛皮灯笼里点蜡烛
- 家堂里的大门
- 虮子放屁
- 春天的山茶花
- 土地婆坐月子
- 夹着唢呐丢盹哩
- 割了驴球上恭
- 猫野糍耙
- 外婆讲故事
- 月猛子卖批
- 吃子喝醋
- 受伤的老鸹
- 豆油滴在水碗里
- 屁股下面坐橛子
- 秘书的提包
- 镜里观花
- 地瓜秧子结土豆
- 裤裆高头系秤砣
- 门角老地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