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裁缝掉了剪子
- 芨芨草戳鸡蛋呢
- 讨吃睡碾盘
- 打抱不平的说理
- 松香拔毛
- 太平洋的浪头
- 装过石灰的箩筐
- 板刷脱了毛
- 打电话作手势
- 铁匠的活路
- 聋哑人谈天
- 老头儿联欢
- 细柳编小筐
- 锅下的烟子
- 裤裆里吊菠萝
- 跟狐狸结亲
- 瘸拐李儿把眼挤
- 耗子啃肥膘
- 脖子比杠子还硬
- 打精屁股穿个花布衫儿
- 小孩子没了娘
- 麻袋里格钉
- 鲍叔识管仲
- 上街不带钱
- 老婆跌落水
- 上午吃晚饭
- 江老头子配江老妈妈
- 司鼓兼吹号
- 赖子头上的虱子
- 癞蛤蟆吃花骨朵
- 偷食的猫儿
- 苤蓝没叶子
- 酒肉朋友的交情
-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 饿着肚子聊天
- 披蓑衣烤火
- 黄鼠狼不出洞门
- 铁板上钉钢钉
- 苍蝇钻进蜘蛛网
- 地上跳到炕上
- 小孩过家家
- 货郎的东西
- 土地公公敬不得檀香
- 仨钱放到两下里
- 姜太公的坐骑
- 独只鸭
- 酥油里插刀
- 蝎子跌倒火眼里
- 开台锣鼓
- 姜太公卖粉
- 见了舅爷叫姨夫
- 瑚狲扫地
- 泥巴做木桶
- 棺材里伸出脑袋来
- 刀尖上过日子
- 老婆子看嫁妆
- 水面上的浮萍
- 晒场上泼水银
- 海蜇送酒
- 聋子拉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