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随口哼山歌
- 西瓜掉进油罐里
- 房梁上的家雀
- 磨子撞石臼
- 夜壶张嘴
- 带皮的板栗
- 老房子着火
- 落雨天揩杆
- 生成的性,钉杀个秤
- 癞蛤蟆洗脸
- 下雨天打土坯
- 乡里姐姐嫁郑恩
- 架上的葡萄
- 兵败如山倒
- 歹毒媳妇哭婆婆
- 拜佛进了吕祖庙
- 娄阿鼠戴花
- 苍蝇跌着甜胚子里
- 宜兴茶壶
- 螳螂挡道
- 大麻风吃母猪肉
- 借酒消愁
- 吃了糖瓜上天的灶君
- 瞧着账本聊天
- 小偷起五更
- 阎王爷下请帖
- 长嘴骡子卖了个驴钱
- 天亮下雪
- 庙门前的蒜
- 抱鸡婆带鸡崽儿
- 干蛤蜊,死牛筋
- 景德镇的尿壶
- 推开天窗
- 秀才卖杏
- 碓棰锻磨
- 草绳吊绣球
- 堵塞的下水道
- 满地竹子
- 小碗炸酱
- 老妈子带娃子
- 撒网就走
- 恩主公喝烧酒
- 不听使唤的套筒枪
- 鼎罐煮鸭子
- 屎壳螂戴官帽
- 泥水匠不砌墙
- 空棺子下葬
- 过了获鹿
- 影戏人作揖
- 临死蹬棺材盖儿
- 冬瓜缠勒茄子里
- 老令公数儿
- 王母娘娘的蟠桃
- 临死拿着花棒槌
- 苍蝇叮疮疤
- 黄肿脚
- 大姑娘荡秋千
- 关云长耍大刀
- 土地老爷住深山
- 油锅里捞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