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变色的泥鳅打花
- 鹅卵石跌进厕所
- 蝌蚪聚合
- 出了膛的子弹
- 玩水淹自己
- 吃柳条,拉筐子
- 小癞痢剃头
- 汽锤打夯
- 煮熟的鸭子想飞上天
- 汉朝文书
- 针尖儿上落芝麻
- 红糖拌蜜
- 癞蛤蟆掉染缸
- 秤杆塞进肛门里
- 黄鸭儿死在沙滩上
- 脖子上挂笊篱
- 瞎猫碰着死老鼥
- 烟袋锅里炒包谷
- 老婆纺棉花
- 舌头没有骨
- 辣椒粉吹进鼻里
- 西瓜滚儿油篓里
- 搽胭粉进棺材
- 吕洞宾推掌
- 弓倒打屁
- 小子穿了个女娃鞋
- 灯草打火把
- 蚂蚁戴荔枝壳
- 捅烂大腿充疮
- 毛焦火
- 走路拾到个金元宝
- 星星掉进磨孔
- 丧屋里头人唱戏
- 破旧的庙宇
- 大姑娘当媒婆
- 考上秀才想当官,做了皇帝想成仙
- 裤带系到颈脖儿里
- 陈胜起义
- 窑货店老板做广告
- 阎王写奏折
- 蚍蜉憾大树
- 癞蛤蟆爬到脚背上
- 掉在井里打扑蹬
- 脖子后长痦子
- 皇上吹的玉石喇叭
- 麝香的味儿
- 肚子里敲鼓
- 做梦拾了个元宝
- 嗑瓜子嗑出来个虫子
- 非洲老头子跳高
- 拿柴担戳壁
- 凳头上放鸡蛋
- 肚货肠子一丈五
- 黄泥巴糊到裤裆儿里
- 肚皮上趟刀
- 瘫子打猎
- 红龟抹油
- 紧口坛子盛檐水
- 大街上掉了裤子
- 耗子遇见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