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出嘴不出身
- 屎猴儿拉稀
- 吃的盐真不少
- 刺柏林打石头
- 阳台上种瓜
- 包文正铡陈世美
- 磨道上走路
- 黄泥巴打灶
- 阎王爷背喷雾器
- 烧火棍量白布
- 窝头大翻个
- 司务长分东西
- 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
- 左撇子做活路
- 西瓜门墩
- 拿着耳勺舀米汤
- 蜻蜻吃尾巴
- 尿壶漏底
- 塘里漂葫芦
- 屎壳郎在磨道里
- 烘笼缸儿靠水缸儿
- 含了雷管在喉咙里
- 要饭不拿棍儿
- 阎王奶奶有孕了
- 卖布不拿尺子
- 吃冰棍舍不得扔棒棒
- 叫化子开杂粮行
- 金钎头打老岩
- 老两口喝凉粉
- 石板浪钉钉
- 窝里的贼
- 蝎子
- 烂泥糊水口
- 缺牙巴嗷虱子
- 墙内开花墙外香
- 靛青里沐浴
- 鬼迷张天师
- 麻袋布做龙袍
- 小孩吹泡泡
- 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
- 双喜临门
- 沙锅子里捣蒜
- 王八吃年糕
- 绿叶着火烤
- 也吃这井里水
- 大姑娘的鞋
- 鼻尖上抹蜜蜂
- 有的立正,有的稍息
- 挑着石头爬泰山
- 戏里姑娘
- 萝卜丁咽酒
- 曹营里的张辽
- 王八戴草帽
- 热泥人儿
- 高山垴的泉眼
- 瞎猫抓个死耗子
- 道土遭鬼打
- 唐太宗的人镜
- 面糊锅下饺子
- 兄弟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