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朝典[ cháo diǎn ]
1.朝廷的礼仪制度。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华歆 遇子弟甚整,虽閒室之内,严若朝典。”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臣山野人,不识朝典,见陛下合称臣否?”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寿星》:“乡人耕凿自安,不諳朝典。”2.指与朝廷礼仪制度有关之物。《前汉书平话》卷中:“张良 即日将靴笏襴袍官爵於 汉王 面前纳了,拜舞毕:‘上覆我王,老臣年纪高大,不能长治朝纲,故纳三般朝典,辞我王。’”3.朝廷的法律。《南史·邓琬传》:“忠臣殉国,不谋其报,临难以干朝典,岂为下之节。”宋 苏轼《举刘景文状》:“如蒙朝庭擢用后,犯入已赃,及不如所举,甘伏朝典。”4.指与执行朝廷法律有关之物。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小官奉主公的命,将三般朝典是弓絃、药酒、短刀,赐与駙马 赵朔,随他服那一般朝典,取速而亡。”《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今遣 骑劫 代汝回朝,别议官赏。如违詔命,即赐朝典。”
朝定[ cháo dìng ]
契丹语。朋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契丹 主闻 庄宗 为乱兵所害,慟哭曰:‘我朝定儿也。吾方欲救之,以 勃海 未下,不果往,致吾儿及此。’哭不已。虏言‘朝定’,犹华言朋友也。”
朝斗[ cháo dòu ]
道家谓朝拜北斗七元星君。宋 苏轼《东坡志林·记朝斗》:“绍圣 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请 罗浮 道士 邓守安 拜奠北斗真君。”《封神演义》第一回:“寳帐婆娑,万对彩鸞朝斗。”
朝端[ cháo duān ]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2.朝廷。
朝恩[ cháo ēn ]
朝廷的恩泽。
朝发暮至[ zhāo fā mù zhì ]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朝发夕至[ zhāo fā xī zhì ]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极为便利。
朝饭[ cháo fàn ]
1.吃早饭。2.早餐,早饭。
朝房[ cháo fáng ]
古代官吏上朝前休息的房子。
朝服[ cháo fú ]
封建时代君臣上朝时所穿的礼服。
朝府[ cháo fǔ ]
犹府朝,官署。《后汉书·岑晊传》:“﹝ 太 守﹞ 瑨 委心 晊 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朝干夕惕[ zhāo gān xī tì ]
谓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本《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聖之功,於斯至矣。”《红楼梦》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朝旰[ cháo gàn ]
早晚。
朝纲[ cháo gāng ]
朝廷的法纪:~不振。
朝歌夜弦[ zhāo gē yè xián ]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宫[ cháo gōng ]
1.帝王的宫殿。2.到宫中朝见。
朝拱[ cháo gǒng ]
环绕,拱卫。
朝贡[ cháo gòng ]
古代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宗主国或所在国的君主,并敬献礼品。
朝鼓[ cháo gǔ ]
古代君臣上早朝时所鸣之鼓。
朝官[ cháo guān ]
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臣虽非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讳》:“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呼之为父,合家不许犯‘京’字。”2.宋 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有人续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於京官。”明 柯维骐《宋史新编·职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参者,谓之朝官;祕书郎以下未常参者,谓之京官。”
朝冠[ cháo guān ]
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
朝光[ cháo guāng ]
1.早晨的阳光。南朝 宋 鲍照《代堂上歌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唐 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宋 梅尧臣《闻角》诗:“高树朝光动,城头落海蟾。”2.指朝阳或太阳。唐 孟郊《寄张籍》诗:“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昇。”刘师亮《续青羊宫花市竹枝词》:“邀邀约约踏春行,难得朝光陡放晴。归去大家休性急,今年通夜不关城。”
朝规[ cháo guī ]
朝廷的规划、政策。
朝轨[ cháo guǐ ]
朝廷法度。
朝贵[ cháo guì ]
朝廷中的权贵。
朝过夕改[ zhāo guò xī gǎi ]
形容改正错误快。
朝寒[ cháo hán ]
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朝汉台[ cháo hàn tái ]
即朝台。唐 刘长卿《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诗:“陆贾 千年后,谁看 朝汉臺。”参见“朝臺”。
餐毡使[ cān zhān shǐ ]
指 汉 苏武。
餐毡苏[ cān zhān sū ]
指 苏武。汉武帝 遣 苏武 使 匈奴,匈奴 扣留 苏武,迫降。武 不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絶不饮食。天雨雪,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 以为神,徙置 北海 上无人处,使放牧公羊,表示须“羝乳乃得归”。苏武“杖 汉 节牧羊”,吃尽辛苦,历十九年而归 汉。汉 仅拜为典属国,不久又免官。事见《汉书·苏武传》。宋 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尔来又见三黜 柳,共此煖热餐氊 苏。”
餐芝[ cān zhī ]
1.亦作“飡芝”。指修仙。传说仙家以芝草为食。2.指修身养性,不慕名利。
餐桌[ cān zhuō ]
饭桌。
餐啄[ cān zhuó ]
指鸟类取食。
残杯[ cán bēi ]
指喝剩的酒。
残杯冷炙[ cán bēi lěng zhì ]
吃剩的酒食。喻指权贵的施舍。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诗:“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残碑[ cán bēi ]
残缺的碑石。
残本[ cán běn ]
残缺不全的本子(多指古籍)。
残逼[ cán bī ]
凶残威逼。
残弊[ cán bì ]
残破凋敝。
残编裂简[ cán biān liè jiǎn ]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残兵败将[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残病[ cán bìng ]
1.谓衰残多病。《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属到市观见所斥卖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残病,所谓天民之穷者也。”2.未愈的疾病。明 文徵明《乙卯除夕》诗:“餘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
残剥[ cán bāo ]
1.残害剥夺。2.残缺剥蚀。
残薄[ cán báo ]
冷酷无情。
残步[ cán bù ]
谓途中顺路。
残草[ cán cǎo ]
1.残存的草。2.残存的诗文稿。
残蝉[ cán chán ]
秋天的蝉。
残喘[ cán chuǎn ]
临死时仅存的喘息:苟延~。
残春[ cán chūn ]
指春天将尽的时节。
残悴[ cán cuì ]
衰败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