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地方戏[ dì fāng xì ]
流行于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音乐唱腔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统称。如河北梆子、沪剧、川剧等。
地方性法规[ dì fāng xìng fǎ guī ]
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 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通常用条例、规则、实施细 则等称谓。其法律地位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
地方性植物[ dì fāng xìng zhí wù ]
又称风土性植物。指多分布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植物。
地方志[ dì fāng zhì ]
简称方志。记载 一个地方(省、府、州、县)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
地分[ dì fēn ]
1.军队的驻地。2.分封之地;领地。3.地区,地段。4.犹地位。5.犹地步。
地肤[ dì fū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分枝很多,叶子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开红褐色小花。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做扫帚。通称扫帚菜。
地肤子[ dì fū zǐ ]
中药名。地肤的果实。性寒,中医用以清湿热,利小便。
地符[ dì fú ]
1.大地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中》:“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云:“河 以通乾出天苞,洛 以流坤吐地符。”《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2.宋 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宋史·食货志上二》:“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
地府[ dì fǔ ]
迷信的人指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阴曹~。
地傅[ dì fù ]
犹邻人,住处相近的人。
地腹[ dì fù ]
1.犹言内地,腹地。2.指大地的深处。
地覆天翻[ dì fù tiān fān ]
见〖天翻地覆〗。
地膏[ dì gāo ]
即土膏。鸦片的别名。
地阁[ dì gé ]
亦作“地格”。旧时命相家指人的下颔。谓地阁方圆为福相。
地格[ dì gé ]
见“地阁”。
地根[ dì gēn ]
犹地底。指大地的最低凹处。
地工[ dì gōng ]
为打地基而预挖的槽沟。
地公[ dì gōng ]
即司空。古代主管水土和营建工程的官。
地宫[ dì gōng ]
1.皇帝陵墓中安放 棺椁和陪葬品的地下部分。一般用石块砌筑。2.佛寺中保藏舍利、器物等的地下建筑物。
地贡[ dì gòng ]
出自土地的贡物、赋税。
地沟[ dì gōu ]
地下的沟渠,多用来灌溉或排除雨水、污水等。
地骨皮[ dì gǔ pí ]
中药名。枸杞的根皮。
地瓜[ dì guā ]
1.甘薯。2.豆薯。
地关[ dì guān ]
1.指险阻之地。2.道家称足。
地官[ dì guān ]
1.古代六官之一。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官。
地光[ dì guāng ]
地震前的闪光。
地广人希[ dì guǎng rén xī ]
地方大,人烟少。同“地广人稀”。
地广人稀[ dì guǎng rén xī ]
土地广袤,人口稀少。
地棍[ dì gùn ]
地痞。《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兰若庵 僧 慧远,具控伊徒尼僧 心远 被地棍 权勿用 奸拐霸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问船家:‘该邑城乡间有地棍地霸为害於一乡者否?’答云:‘先前原有,近来却无,地方极为安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他连忙升了公座,那地棍还没有带上来,他就‘混帐羔子’‘忘八蛋’的一顿臭駡。”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我又没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地寒[ dì hán ]
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非长年,不足展其才用。’”宋 陆游《长信宫词》:“地寒祚薄兮,自貽不祥。”宋 孔平仲《续世说·仇隙》:“李揆 秉政,苗晋卿 荐 元载。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之。”
地核[ dì hé ]
地球内部构造的最 里层。深度从地下2 900千米至地球中心。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以地下5 100千米深处为界,分外核 和内核。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内核的物质呈固态。
地纮[ dì hóng ]
犹地维。古谓地有八紘。
地侯[ dì hòu ]
填星的别名。即土星。
地户[ dì hù ]
1.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黄帝 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於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吴 越 二邦,同气同俗,地户之位,非 吴 则 越,乃入 越。”《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原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银衡用九,天门厌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野。”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史记四·越王勾践世家》:“春秋 时,能病 楚 者 吴,能病 吴 者 越,以其当地户也。”2.泛指大地。唐 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粤若真无混沌,抱一气於天门;象化童蒙,构三灵於地户。”3.土地的所有者。清 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地户有荒地一段,招佃常数十家。”4.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萧军《八月的乡村》七:“好歹我们是地东、地户多年了,平常谁对谁不对……全是有个担待的。”萧红《生死场》四:“我们是地东、地户,哪有看着过去的?”5.道教称人的鼻子。《黄庭内景经·若得》:“日月飞行六合间,帝乡天中地户端。”梁丘子 注:“鼻为上部之地户。”
地皇[ dì huáng ]
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地黄[ dì huáng ]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毛,叶丛生,花筒状。根茎肥大,供药用。药材分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三种。分别有清热凉 血、滋阴养血、滋补养阴等作用。
地黄牛[ dì huáng niú ]
玩具,用竹筒做成的陀螺,旋转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地喙[ dì huì ]
比喻深渊。
地火[ dì huǒ ]
1.谓庄稼遭受虫害。2.指炉火。3.地下的火。
地货[ dì huò ]
旧时商业用语。称附地而生的蔬果,如白菜、萝卜、番薯、西瓜、荸荠等。
地机[ dì jī ]
1.军事上指形势险要的关键之地。2.指大地活动的枢要。
地鸡[ dì jī ]
1.菌类。2.即鼠妇。虫名。
地积[ dì jī ]
土地的面积,过去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现在用平方米来计算。
地基[ dì jī ]
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地层。
地级市[ dì jí shì ]
在行政区划上,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且与地区同级的城市。
地极[ dì jí ]
地球自转轴与地球 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在北半球的叫北极,在南半球的叫南极。
地棘天荆[ dì jí tiān jīng ]
指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地瘠民贫[ dì jí mín pín ]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地籍[ dì jí ]
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地脊[ dì jǐ ]
古人谓大地的脊梁,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