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感旧[ gǎn jiù ]
怀念故旧。
感惧[ gǎn jù ]
感激惶恐。
感觉[ gǎn jué ]
1.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是认识的起点。但它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的特性,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2.觉得:他~工作还顺利。
感觉器官[ gǎn jué qì guān ]
人和动物具有感受各种刺激的器官。分触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平衡器官和侧线器等。常指皮肤、眼睛、耳朵等。
感慨[ gǎn kǎi ]
有所感触而慨叹:~万千。
感慨激昂[ gǎn kǎi jī áng ]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感慨系之[ gǎn kǎi xì zhī ]
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感忾[ gǎn kài ]
感慨。
感嘅[ gǎn kǎi ]
见“感慨”。
感抗[ gǎn kàng ]
电路中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
感刻[ gǎn kè ]
感激之情,铭刻于心。
感喟[ gǎn kuì ]
有所感触而叹息:人事沧桑,~不已。
感厉[ gǎn lì ]
亦作“感励”。犹言感奋激励。
感励[ gǎn lì ]
见“感厉”。
感恋[ gǎn liàn ]
感念眷恋;感激眷恋。《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密 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唐 颜真卿《同州刺史谢上表》:“伏望容臣括责,续状奏闻,无任感恋之至。”宋 杨万里《上章致奉不允感恩书怀》诗:“猖狂思再瀆,感恋独多时。”
感麟[ gǎn lín ]
指 孔子 对获麟一事的感伤。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 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 鲁 史记作《春秋》。上起 鲁隐公 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於所起,为得其实。”
感麟翁[ gǎn lín wēng ]
指 孔子。
感冒[ gǎn mào ]
1.也叫伤风、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是打喷嚏、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通常不发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秋冬天气突然变冷时易流行。2.中医病证名。因感受风寒、风热所致。
感梦[ gǎn mèng ]
1.谓受梦的启发。2.谓感应于梦中。
感铭[ gǎn míng ]
感激而铭记于心。
感目[ gǎn mù ]
犹触目。
感慕[ gǎn mù ]
感念仰慕。
感纳[ gǎn nà ]
谓因感动而接受其情意。
感逆[ gǎn nì ]
触犯,冒犯。
感念[ gǎn niàn ]
因感激或感动而思念:~不忘。
感怒[ gǎn nù ]
激怒。
感佩[ gǎn pèi ]
感动佩服:衷心~。
感泣[ gǎn qì ]
感动得下泪。
感契[ gǎn qì ]
感激铭记。
感切[ gǎn qiē ]
1.犹感化。2.亲切动人。3.深切感动。4.伤感凄切。
感情[ gǎn qíng ]
1.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流露。2.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联络~。他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
感情用事[ gǎn qíng yòng shì ]
不冷静考虑,凭个人好恶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感劝[ gǎn quàn ]
犹鼓动。《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邹平 民 王薄 拥众据 长白山,剽掠 齐 济 之郊,自称知世郎,言事可知矣;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感染[ gǎn rǎn ]
1.病原体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受到传染:伤口~了。身体不好,容易~流行性感冒。2.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力。欢乐的气氛~了每一个人。
感染力[ gǎn rǎn lì ]
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智慧或激励感情的能力。
感人肺腑[ gǎn rén fèi fǔ ]
使人内心深受感动:言辞恳切,~。
感人肺肝[ gǎn rén fèi gān ]
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感人心脾[ gǎn rén xīn pí ]
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感纫[ gǎn rèn ]
感激(多用于书信)。
感伤[ gǎn shāng ]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一阵~,潸然泪下。
感深肺腑[ gǎn shēn fèi fǔ ]
犹言感人肺腑。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感生[ gǎn shēng ]
见“感生帝”。
感生帝[ gǎn shēng dì ]
古代认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称其祖所感生之帝为“感生帝”。亦省作“感帝”、“感生”。
感时[ gǎn shí ]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感士[ gǎn shì ]
见“感激士”。
感世[ gǎn shì ]
对不正的世风、世事有所感慨:他的诗文多为~之作。
感事[ gǎn shì ]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2.因事兴感。
感逝[ gǎn shì ]
感念往昔。
感逝山阳[ gǎn shì shān yáng ]
三国 魏 嵇康、吕安 被 司马昭 杀害,其友 向秀 过 嵇 旧居 山阳,闻邻人笛声,怀念亡友感音而叹,为撰《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姚锡钧《怀人》诗之七:“共言 元叔 一悽然,感逝 山阳 记昔年。”
感受器[ gǎn shòu qì ]
神经系统的末梢组织,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变成神经兴奋传入中枢神经。如表皮下面的接触、疼痛和温度的感受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