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感郁[ gǎn yù ]
感伤抑郁。
感寓[ gǎn yù ]
寄托感慨。
感遇诗[ gǎn yù shī ]
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唐 陈子昂 有《感遇诗三十八首》。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晁以道 诗亦云:‘烦君一日慇懃意,示我十年感遇诗。’”清 周亮工《闻冯伯宗下第》诗:“还家强忍登堂泪,隔岭空传感遇诗。”
感悦[ gǎn yuè ]
亦作“感说”。感动喜悦。
感跃[ gǎn yuè ]
感激雀跃。
感招[ gǎn zhāo ]
感应招致。
感召[ gǎn zhào ]
(政策、精神等的力量)使思想 上受到触动而有所觉悟。
感甄[ gǎn zhēn ]
三国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废寝与食。
肠肾[ cháng shèn ]
犹心肠。
肠套叠[ cháng tào dié ]
指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造成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婴幼儿(原发性),也可发生于成人(继发性)。因饮食失调、腹泻等使肠蠕动紊乱,肠管环状肌持续痉挛等引起。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可排出暗红色黏冻状血便。有时腹部可摸到腊肠形肿块。若空气灌肠复位无效,须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肠胃[ cháng wèi ]
肠和胃,指人的消化系统:我~不大好,不能吃生冷的东西。
肠线[ cháng xiàn ]
外科手术所用的缝线。旧用羊肠壁组织制成,故名。缝合后可被机体组织溶化吸收。
肠绪[ cháng xù ]
犹情绪。明 高启《疏帘淡月·秋柳》词:“老来肠绪应愁絶,江 南横管吹切,莫欺憔悴,明年依旧,万阴成列。”
肠衣[ cháng yī ]
用火碱脱去脂肪后晾干的肠子。一般用羊肠或猪的小肠制成。可用来灌香肠、做羽毛球拍子的弦、缝合伤口的线等。
肠痈[ cháng yōng ]
中医病证名。指阑尾炎。
苌楚[ cháng chǔ ]
古书上说的一种类似猕猴桃的植物。
苌弘[ cháng hóng ]
1.亦作“萇宏”。人名。字 叔,又称 萇叔。周景王、敬王 的大臣 刘文公 所属大夫。刘氏 与 晋 范氏 世为婚姻,在 晋 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 范氏,晋 卿 赵鞅 为此声讨,萇弘 被 周 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 伍员 流於 江,萇弘 死於 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 张衡《东京赋》:“萇弘、魏舒,是廓是极。”晋 左思《蜀都赋》:“碧出 萇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 竇娥 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 萇弘 化碧,望帝 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 武穆,三年化碧慟 萇弘。”2.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苌宏[ cháng hóng ]
即 萇弘。
尝胆[ cháng dǎn ]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尝胆眠薪[ cháng dǎn mián xīn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尝胆卧薪[ cháng dǎn wò xīn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尝敌[ cháng dí ]
亦作“甞敌”。试探敌人实力的强弱。宋 苏洵《权书·心术》:“古之贤将,能以兵甞敌,而又以敌自甞,故去就可以决。”宋 叶适《外论三》:“一日之举,难以尝敌,非百全必胜,不可为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广信 为 友谅 门户……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偏师尝敌,设若挫衄,非独 广信 不可下,吾 衢 先驛骚矣。”
尝粪[ cháng fèn ]
1.春秋时,吴灭越,越王勾践入臣于吴。2.谓孝亲之行。3.谓佞人贱行以媚上。
尝谷[ cháng gǔ ]
古代祭祀后尝食新收获的谷物。
尝禾[ cháng hé ]
谓以新谷供祭。
尝秽[ cháng huì ]
谓旧时的孝亲之行。
尝酒[ cháng jiǔ ]
1.宋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
尝驹[ cháng jū ]
谓 汉 代天子郊祀以马驹为祭品。
尝寇[ cháng kòu ]
试探敌人的强弱。《左传·隐公九年》:“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杜预 注:“尝,试也。”《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尝醪[ cháng láo ]
以浊酒祭神。
尝麦[ cháng mài ]
古代的一种岁典。天子于孟夏麦收时先在寝庙荐祭,然后尝食新麦。《逸周书·尝麦》:“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於宗庙,乃尝麦於太祖。”朱右曾 校释:“《月令》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成王 始举行此礼也。”
尝巧[ cháng qiǎo ]
谓试其技艺。
尝膳[ cháng shàn ]
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
尝食[ cháng shí ]
1.试辨食品的味道。2.进食。
尝受[ cháng shòu ]
亲身领受。
尝汤戏[ cháng tāng xì ]
清 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尝汤戏”指正本以外先演的短戏。
尝味[ cháng wèi ]
1.品辨味道。2.比喻体验。
尝鲜[ cháng xiān ]
吃时鲜的食品;尝新。
尝药[ cháng yào ]
古礼侍奉尊长服药,先尝后进。《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穀梁传·昭公十九年》:“许 世子不知尝药,累及 许君 也。”《汉书·王莽传上》:“阳朔 中,世父大将军 凤 病,莽 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尝鼋[ cháng yuán ]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后或以“尝黿”比喻只了解局部。宋 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黿。”
尝酎[ cháng zhòu ]
祭祀时尝饮新酒。酎,连酿三次的醇酒。《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公孙夏 从寡君以朝于君,见於尝酎,与执燔焉。”杜预 注:“酒之新熟,重者为酎。尝新饮酒为尝酎。”一说,尝祭以酎。参阅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尝炷[ cháng zhù ]
试灸。尊长将灸,小辈先试炷热,以示孝心。
偿逋[ cháng bū ]
谓偿还拖欠的债务。
偿补[ cháng bǔ ]
抵补,补偿。《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清 邓显鹤 《叔父壁园府君墓志铭》:“又前令积亏摊款三万有奇,大府责令偿补。”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虽然大雨过去,一斤粮食也许落一半个铜子,可是他们的损失不是这个所能偿补的。”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四:“物质的富有不能偿补精神的贫乏。”
偿创[ cháng chuàng ]
谓抵偿伤人之罪。
偿达[ cháng dá ]
犹实现。
偿付[ cháng fù ]
偿还:如期~。~债务。
偿负[ cháng fù ]
归还所欠的债。
偿耗[ cháng hào ]
抵补消耗、亏损。宋 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岁市骏而不能偿耗,谁兴 开元 监牧之谋。”
偿还[ cháng huán ]
归还(所欠的债):~贷款。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