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百说[ bǎi shuō ]
多方劝告、游说。
百司[ bǎi sī ]
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也说百思不得其解。
百思莫解[ bǎi sī mò jiě ]
百思:百般思索。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
百死[ bǎi sǐ ]
指非常危险的处境。亦谓处境非常危险。
百死一生[ bǎi sǐ yī shēng ]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百寺[ bǎi sì ]
各官署。
百祀[ bǎi sì ]
1.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祭祀。亦泛指各种祭祀。《礼记·檀弓下》:“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郑玄 注:“百祀,畿内百县之祀也。”孔颖达 疏:“百祀者,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唐 柳宗元《时令论》:“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隋书·音乐志上》:“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黄帝 轩辕氏)百祀,人思未忘。”2.指极长或相当长的年月。鲁迅《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飢癘之害减;教育之功全;较以百祀前之社会,改革盖无烈于是也。”
百驷[ bǎi sì ]
四百匹马或四百辆车。驷,计算马或车的单位;古代一车套四马,故称四马为驷,亦称一车为驷。《左传·宣公二年》:“宋 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駟,以赎 华元 於 郑。”《史记·滑稽列传》:“於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唐 李乂《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駸駸百駟驰,悯悯羣龙饯。”
百宿[ bǎi sù ]
犹百日。
百岁[ bǎi suì ]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周立波《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明 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唐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宋 苏轼《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百岁羹[ bǎi suì gēng ]
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
百岁索[ bǎi suì suǒ ]
儿童颈臂上系的彩绳。
百岁之盟[ bǎi suì zhī méng ]
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百隧[ bǎi suì ]
纵横交错的市道。《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李周翰 注:“隧,市道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百隧轂击,连軫万贯。”刘良 注:“隧,路也,言有隧路多也。”唐 王勃《临高台》诗:“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百孙院[ bǎi sūn yuàn ]
唐玄宗 为众孙建立的住所。
百损黄[ bǎi sǔn huáng ]
梨的别名。
百索[ bǎi suǒ ]
1.各种菜蔬。索,通“素”。2.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亦名长命缕。3.指跳绳用的绳子。
百塔寺[ bǎi tǎ sì ]
寺名。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金石萃编·唐道安禅师塔记》王昶 跋:“信行禪师塔,在 长安县 百塔寺,寺在城南五十里许。《陕西通志》:‘百塔寺 本 唐 僧 信行 塔院。大历 二年间,慕 信行 者皆窆於 信行塔 之左右,故名 百塔。’”
百汰[ bǎi tài ]
多次淘洗。比喻精选。
百态[ bǎi tài ]
各种形态。
百慝[ bǎi tè ]
见“百匿”。
百螣[ bǎi téng ]
各种害虫。
百体[ bǎi tǐ ]
1.人体的各个部分。2.百官的部属。3.书法的百种书体。
百涂[ bǎi tú ]
各种途径。
百团大战[ bǎi tuán dà zhàn ]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2月5日结束,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攻克敌人据点2 993个,歼灭日、伪军43,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5 800多支和其他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破坏铁路470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此役由彭德怀指挥,出动兵力100多个团,故名。
百万[ bǎi wàn ]
一百万,泛指数目巨大:雄兵~。~富翁。
百万富翁[ bǎi wàn fù wēng ]
指豪富的人。
百王[ bǎi wáng ]
历代帝王。
百为[ bǎi wéi ]
多种作为。
百围[ bǎi wéi ]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百伪[ bǎi wěi ]
各种诈伪。《新唐书·刘蕡传》:“广立本之大业,崇建中之盛德,安有三代循环之弊,百伪滋炽之渐乎?”金 元好问《饮酒》诗之二:“去古日以远,百伪无一真。”
百味[ bǎi wèi ]
1.各种食品和滋味。2.旧木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故木砧》。
百味羹[ bǎi wèi gēng ]
多味的羹。
百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确实。《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闻:听见。
百无禁忌[ bǎi wú jìn jì ]
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是处[ bǎi wú shì chù ]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百无所成[ bǎi wú suǒ chéng ]
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 bǎi wú yī chéng ]
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百无一堪[ bǎi wú yī kān ]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
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百无一失[ bǎi wú yī shī ]
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
没有一点儿对的地方:不应把有缺点的同事说得~。
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百五日[ bǎi wǔ rì ]
指寒食日。
百务[ bǎi wù ]
各种事务。
百务具举[ bǎi wù jù jǔ ]
各种事务全都兴办。《明史·沐英传》:“英 沉毅寡言笑,好賢禮士,撫卒伍有恩……在 滇,百務具舉。”
百物[ bǎi wù ]
各种物品:~昂贵。
百戏[ bǎi xì ]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有,汉代又称“角抵戏”。南北朝后亦称“散乐”。元代以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一般均习用各种乐舞杂技的专名,百戏一词逐渐少用。
百戏人[ bǎi xì rén ]
古代杂技演员。宋 赵昇《朝野类要·故事》:“大礼毕,车驾登楼,有司于 丽正门 下肆赦,即立金鸡竿盘,令兵士捧之。在京係左右军百戏人,今乃瓦市百戏人为之。盖天文有天鸡星明,则主人间有赦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