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逮累[ dǎi lèi ]
犹逮捕。累,通“縲”。
逮録[ dǎi lù ]
逮捕;拘囚。
逮亲[ dǎi qīn ]
谓双亲在世而得以孝养。
逮送[ dǎi sòng ]
逮捕押送。
逮通[ dǎi tōng ]
贯通,畅通。
逮问[ dǎi wèn ]
逮捕问罪。《明史·宦官传二·陈增》:“二十四年,增 始至 山东,即劾 福山 知县 韦国贤,帝为逮问削职。”《清史稿·世宗纪》:“副将军 石云倬 坐不遮击,逮问。”
逮系[ dǎi xì ]
逮捕;拘囚。《汉书·刑法志》:“即位十三年,齐 太仓令 淳于公 有罪当刑,詔狱逮繫 长安。”唐 司空图《释怨》:“或滞爱以罹刑,亦宠迷而逮繫。”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其嗣 小山观察,於 道光 癸未岁,以亏公帑逮繫。”
逮下[ dǎi xià ]
谓恩惠及于下人。
逮行[ dǎi xíng ]
信步而行;缓行。
逮讯[ dǎi xùn ]
逮捕审讯。
逮养[ dǎi yǎng ]
犹逮亲。明 袁宗道《易太孺人八十寿序》:“微独不佞也,同郡诸君之母亦多不逮养者,而 子易 母逮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帝以 章懿太后 不逮养,故宠外家踰等。”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冯柳东》:“仕本为贫宁厌俗,禄犹逮养何嫌少。”参见“逮亲”。
逮意[ dǎi yì ]
犹达意。
逮引[ dǎi yǐn ]
牵连诬攀。《新唐书·姚崇传》:“往 周兴、来俊臣 等数治詔狱,朝臣相逮引,一切承反。”《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遂使陛下大开詔狱,重设严刑,有迹涉嫌疑,辞相逮引,莫不穷捕考按。”
逮狱[ dǎi yù ]
逮捕入狱。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年秋,李 褫职逮狱。”
逮至[ dǎi zhì ]
及至;等到。
逮治[ dǎi zhì ]
逮捕惩治。《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司请逮治 衡山王,天子不许,为置吏二百石以上。”明 陈子龙《皇明殉节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虞求徐公行状》:“即上所逮治大臣,未有六日即释去者。”清 薛所蕴《驿卒词》:“昨年偶尔悮一时,县官逮治驛卒死。”
逮坐[ dǎi zuò ]
逮捕问罪。
戴鳌[ dài áo ]
见“戴山鰲”。
戴白[ dài bái ]
头生白发。形容 人老。《汉书 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戴斗[ dài dòu ]
北方。
戴发含齿[ dài fā hán chǐ ]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戴奉[ dài fèng ]
拥戴尊奉。
戴高帽子[ dài gāo mào zi ]
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也说戴高帽儿。
戴冠郎[ dài guān láng ]
鸡的别称。
戴鸡佩豚[ dài jī pèi tún ]
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戴角[ dài jiǎo ]
头顶上生角。
戴匡[ dài kuāng ]
见“戴筐”。
戴笠故交[ dài lì gù jiāo ]
指贫贱之交。
戴粒[ dài lì ]
《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东海 有鼇焉,冠 蓬莱 而浮游於沧海……羣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巔,伏乎窟穴也。’”后因以“戴粒”指蚂蚁。
戴履[ dài lǚ ]
1.见“戴天履地”。2.戴气和履气。
戴帽[ dài mào ]
1.亦作“戴帽子”。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 戴鼎臣《东原录》:“海州 朐山,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2.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戴帽饧[ dài mào xíng ]
谓虽戴帽像个人,但柔软如饴糖。比喻软弱无能。
戴帽子[ dài mào zi ]
强加给人罪名。
戴面[ dài miàn ]
谓有脸面。
戴南[ dài nán ]
鸟名。即戴胜。
戴盆[ dài pén ]
1.将盆覆戴在头上。2.犹覆盆。喻冤屈难伸。
戴盆望天[ dài pén wàng tiān ]
头顶盆子,想看天空而看不见。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后以“戴盆望天”喻指手段与 目的相反。
戴凭席[ dài píng xí ]
见“戴凭经”。
戴气[ dài qì ]
罩在太阳之上的黄气。日晕时可见。唐 元稹《辨日旁瑞气状》:“伏以五色庆云,盖是小瑞,戴气抱珥,所谓殊祥。”《宋史·天文志五》:“凡黄气环在日左右为抱气;居日上为戴气,为冠气;居日下为承气,为履气。”《清史稿·天文志十三》:“日生戴气者,顺治 二年十一月辛亥。”
戴丘[ dài qiū ]
道侧之丘。
戴任[ dài rèn ]
见“戴胜”。
戴日戴斗[ dài rì dài dòu ]
犹言普天之下。
戴山[ dài shān ]
负山。
戴山鳌[ dài shān áo ]
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鼇”。
戴胜[ dài shèng ]
鸟,羽毛大部为棕色,有羽冠,嘴细长而稍弯。吃昆虫,对农业有益。通称呼哱哱(hūbōbō)。
戴说[ dài shuō ]
拥戴悦服。説,通“悦”。
戴炭篓子[ dài tàn lǒu zǐ ]
犹言戴高帽子。谓受人吹捧。炭篓子细而高,形似高帽子,故云。
戴天蹐地[ dài tiān jí dì ]
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戴天履地[ dài tiān lǚ dì ]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戴头识脸[ dài tóu shí liǎn ]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