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共门[ gòng mén ]
谓权力由君臣共掌。
共勉[ gòng miǎn ]
共同努力;共同勉励:提出这一希望,并与你~。
共名[ gòng míng ]
一类事物共有的名称。相当于类概念中的属概念。与“别名”相对。如“动物”是共名。“马”是别名。
共鸣[ gòng míng ]
1.物体因共振而发声,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2.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了读者,引起了他们的~。
共鸣器[ gòng míng qì ]
亦称“共振器”。在声波作用下可以发生共振现象而使声音加强的物体或空腔。如音叉下面所附的木箱,是一个空气室,它的大小和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应,能同音叉一起振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二胡等的琴身和琴筒,都有共鸣器的作用。
共命[ gòng mìng ]
1.命运与共。2.敬从命令。共,通“恭”。
共命鸟[ gòng mìng niǎo ]
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后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
共默[ gòng mò ]
拱手而默无所言。共,通“拱”。
共辔[ gòng pèi ]
共同执辔。谓一起驾御。
共栖[ gòng qī ]
两种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如海葵有时附着在寄居虾的贝壳壳口周围,可利用它作为运动工具,并以它吃剩的残屑为食;寄居虾可受到海葵刺细胞的保护。
共气[ gòng qì ]
犹同气。指同胞兄弟。
共契[ gòng qì ]
相契合;一同。
共亲[ gòng qīn ]
供养双亲。共,通“供”。
共勤[ gòng qín ]
恭谨勤劳。
共权[ gòng quán ]
谓共同掌权。
共人[ gòng rén ]
1.指敬谨供职的同僚。共,通“恭”。2.指吴越之人。
共乳[ gòng rǔ ]
共吮一母之乳。指同胞兄弟姊妹。《新唐书·韩思彦传》:“巡察 剑南,益州 高貲兄弟相讼,累年不决,思彦 敕厨宰饮以乳。二人寤,啮肩相泣曰:‘吾乃夷獠,不识孝义,公将以兄弟共乳而生邪!’乃请輟讼。”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上》:“传气分形,同胞共乳。”
共少[ gòng shǎo ]
共享少许东西,谓上下同甘苦。
共生[ gòng shēng ]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
共生矿[ gòng shēng kuàng ]
生在同一矿床中的几种矿物。如方铅矿和闪锌矿是共生矿,黄铁矿、自然金和石英也是共生矿。
共识[ gòng shí ]
共同的认识:经过多次讨论,双方消除了分歧,达成~。对国家前途的~使他们成为挚友。
共事[ gòng shì ]
在一起工作:我和他~多年,对他比较了解。
共势[ gòng shì ]
古语,谓共据同一势位。
共手[ gòng shǒu ]
犹拱手。两手在胸前相迭合,表示恭敬。共,通“拱”。
共首[ gòng shǒu ]
山名。
共穗[ gòng suì ]
谓嘉禾,即在一株谷物上共长数穗。古人以为祥瑞。
共通[ gòng tōng ]
通于或适于各方面的;共同。
共同[ gòng tóng ]
1.属性词。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点。~语言。搞好经济建设是全国人民的~心愿。2.大家一起(做):~努力。
共同犯罪[ gòng tóng fàn zuì ]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富裕[ gòng tóng fù yù ]
在按劳分配条件下,随着 生产力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日益富裕的必然趋势。
共同纲领[ gòng tóng gāng lǐng ]
1.政党、集团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为统一行动,经过协商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这些政党或集团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2.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交际语[ gòng tóng jiāo jì yǔ ]
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主要语言。如我国的汉语、苏联 的俄语。国际会议上确定的几种共同使用的语言,也叫共同交际语。例如联合国大会规定的正式语文和工作语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等。
共同社[ gòng tóng shè ]
共同通讯社的简称。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同盟通讯社。1945年成立。总社在东京。
共同市场[ gòng tóng shì chǎng ]
若干国家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而组成的相互合作的统一市场。
共同诉讼[ gòng tóng sù sòng ]
当事人一方有两人以上,或者当事人双方均有两人以上的诉讼。或在诉讼提起时发生,或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共同诉讼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称为共同诉讼人。每一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其诉讼行为对别的共同诉讼人不起约束作用,但是可能对别的共同诉讼人发生影响。
共同体[ gòng tóng tǐ ]
1.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2.由若干国家在某一方面组成的集体组织。
共同语[ gòng tóng yǔ ]
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共同语言[ gòng tóng yǔ yán ]
指相同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情趣等:他俩缺乏~,难以长期在一起生活。
共头[ gòng tóu ]
山名。即 共首山。
共为唇齿[ gòng wéi chún chǐ ]
比喻互相辅助。
共相[ gòng xiāng ]
1.佛教名词。与自相(不共相)相对,谓几种事物的共通相,即不局限于一法之自体。如色、受等有为法共有无常性,故以无常相为共相(色、受等自体各异,色以质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2.拉丁文universalia的意译。
共享税[ gòng xiǎng shuì ]
在分税制下,为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而按一定分成比例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其收入的税种。参见“分税制”。
共飨[ gòng xiǎng ]
共同享受。
共心[ gòng xīn ]
相同的心意。
共性[ gòng xìng ]
指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各种地方戏都有其个性,但作为戏曲又有其~。
共性与个性[ gòng xìng yǔ gè xìng ]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共砚席[ gòng yàn xí ]
谓同处学习。
共养[ gòng yǎng ]
即供养。亦指供养的物品。共,通“供”。
共亿[ gòng yì ]
犹相安,和协。《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 许 自为功乎?”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上》引 王念孙 曰:“共字当读去声。共亿犹今人言相安也。一二父兄不能共安,犹下文言寡人有弟不能和协也。”
共议[ gòng yì ]
共同商议:~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