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班瑞[ bān ruì ]
1.颁还瑞玉。2.颁赐祥瑞。
班散[ bān sàn ]
1.分给。2.犹溃散。
班扇[ bān shàn ]
即班女扇。比喻失宠或受冷遇之意。
班生[ bān shēng ]
1.指汉班嗣。以信奉老庄,超脱人世著名。2.指汉班固。3.指汉班超。其以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著称。后为弃文就武之典。
班生庐[ bān shēng lú ]
汉 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貽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
班声[ bān shēng ]
原指班马之鸣声,亦泛指马嘶。
班师[ bān shī ]
原指调回出征的军队,后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班史[ bān shǐ ]
指《汉书》。因《汉书》为 班固 所作,故称。
班士[ bān shì ]
宋 时禁卫军诸班直中的军士。
班氏庐[ bān shì lú ]
见“班生庐”。
班示[ bān shì ]
犹颁示。谓颁布出来,使人知道。
班首[ bān shǒu ]
1.班列之首。唐 元稹《初除浙东妻有阻色》诗“兴庆 首行千命妇”自注:“予在中书日,妻以郡君朝太后於 兴庆宫,猥为班首。”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内翰入院班次》:“后唐 明宗 天成 三年八月,詔翰林学士依入院先后为班次,唯承旨必居班首。”《明史·李绍贤传》:“尝颁詔至 徐州,监仓中使席班首,绍贤 立命撤其席,中使愕然去。”2.首领;魁首。宋 刘克庄《念奴娇·和诚斋休致韵》词:“地行仙里,合推儂做班首。”明 唐顺之《叙广右战功》:“公因命班首一人与 公丁 从人护船至 武宣。”《孽海花》第六回:“达抚臺 见 雯青 是个文章班首,翰苑名流,倒着实拉拢。”
班授[ bān shòu ]
颁发授予。
班书[ bān shū ]
指 汉 班固 所著的《汉书》。
班叔[ bān shū ]
虎的异名。
班输[ bān shū ]
春秋 鲁国 的巧匠 公输班。一说 班 指 鲁班,输 指 公输般,“班输”为两人的合称。
班朔[ bān shuò ]
颁布正朔。犹后世颁行历书。
班丝贝[ bān sī bèi ]
同“班丝布”。《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王姓 刹利邪伽,名 护路那婆,世居位,繚班丝贝,缀珠为饰。”
班丝布[ bān sī bù ]
即班布。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
班司[ bān sī ]
指衙署。
班送[ bān sòng ]
列班相送。
班随[ bān suí ]
跟班。
班台[ bān tái ]
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南齐书·萧遥昌传》:“遥昌,永泰 元年卒。上爱 遥昌 兄弟如子,甚痛惜之。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帝以问 徐孝嗣。孝嗣 曰:‘丰城 本资尚轻,赠以班台,如为小过。’”
班廷[ bān tíng ]
亦作“班庭”。犹言朝廷。以朝必列班,故称。
班庭[ bān tíng ]
见“班廷”。
班头[ bān tóu ]
1.班行之首。亦泛指领袖,第一人。唐 王建《赠人》诗之一:“金鑪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水浒传》引首:“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 宋,建都 汴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鲁迅《伪自由书·王道诗话》:“文化班头博士衔,人权抛却说王权。”2.指衙门差役的头目。亦泛称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像今日请我的 黄老爹,他就是老爷面前站得起来的班头。”曹禺《日出》第三幕:“﹝一个人﹞唱《秦琼发配》……‘舍不得大老爷待我的恩情厚,舍不得衙门众班头。’”
班委会[ bān wěi huì ]
“班学生委员会”的简称。详“学生会”。
班位[ bān wèi ]
1.职官爵位;朝班位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 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晋书·李雄载记》:“雄 时建国草创,素无法式,诸将恃恩,各争班位。”《新唐书·百官志二》:“内謁者十二人,从八品下。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分涖诸门。”2.并立。《韩非子·存韩》:“﹝ 韩 ﹞所以得与诸侯班位於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 秦 之力也。”
班文儿[ bān wén ér ]
方言。反驳。
班锡[ bān xī ]
班赐。
班霞[ bān xiá ]
黄色桃形的僧帽。黄教的教主所戴,始于 宗喀巴。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七讲第一节:“大约从一三八八年开始,宗喀巴 改戴桃形尖顶的黄色僧帽,这种帽原名“班霞”,在 印度 只有获得班智达称号的人才能戴,但颜色不是黄的。”
班香宋艳[ bān xiāng sòng yàn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班谢[ bān xiè ]
指汉班固和三国吴谢承的并称。
班心[ bān xīn ]
御史在朝班中所站的位置。
班行[ bān háng ]
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宋 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汉 家太史 宋公 孙,漫逐班行謁帝閽。”明 文肇祉《上林斋宿》诗:“自媿衰年通仕籍,强随鵷侣缀班行。”2.也泛指行辈、行列。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扶 即 薛 谓近从兄弟班行,内外亲族絶多。”元 邓玉宾《端正好》套曲:“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清 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妙选女乐百人,各就班行,彼歌此舞,更退迭进。”3.指朝官。唐 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诗:“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争路送,恩赐不时来。”宋 秦观《辞史官表》:“班行之内,学术过於臣者甚多。”清 赵翼《编校文端师集感赋》诗:“久推勋德冠班行,餘事仍看各擅场。”4.泛指官位或官阶。宋 魏泰《东轩笔录·张文定公》:“定公 三为宰相,门下廝役,往往皆得班行。”《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知 青涧城 种諤 招西人 朱令陵,最为 横山 得力酋长……乞除一班行,使夸示诸 羌,诱降 横山 之众。”5.指朝廷。唐 皮日休《三羞诗》之一:“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中贵悚惧曰:‘念某乍离班行,不知州府事体。’”明 王琼《双溪杂记》:“天下之人皆知 谦 以身佩安危,功在社稷,而 谦 亦自信其得効忠藎,扬眉吐气於班行。”6.同列,并列。宋 范仲淹《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主兵武臣并都监巡捡寨主监押等,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伊 傅 齐肩,周 召 班行。”明 李贽《藏书·儒臣传·柳宗元》:“柳宗元 文章识见议论,不与 唐 人班行者,《封建论》卓且絶矣。”7.指戏班、乐户。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 云阳,腰繫编带,舞袖衫长。”8.指戏中行当。元 赵明道《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调笑令﹞省郎,是你旧班行。他诉真是咱断肠,不知音枉了和他讲。”9.犹颁行。《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三国志·魏志·钟毓传》:“正元 中,毌丘俭、文钦 反,毓(钟毓)持节至 扬、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北史·常景传》:“太常 刘芳 与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景 纂成其事。”
班序[ bān xù ]
1.依次排列。《国语·齐语》:“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韦昭 注:“班,次也;序,列也。”汉 荀悦《汉纪·高后纪》:“二年春正月,詔班序列侯、功臣位次。”2.按官爵或年齿排列的次序。晋 王嘉《拾遗记·颛顼》:“帝乃揖四方之灵,羣后执珪以礼,百辟各有班序。”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躋。”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班序,谓班爵之序。”《旧唐书·职官志二》:“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皇帝不设仪仗,官吏不分班序,服饰不加区别。”3.朝官的行列。唐 韩愈《举韦顗自代状》:“前件官学识该达,器量弘深,朝推直道,代仰清节,显映班序,十五年餘。”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种徵君 ﹞《寄怀诗》曰:‘……虽从鵷鸞共班序,常恐青蝇微有声。’”
班叙[ bān xù ]
犹颁布,施行。
班宣[ bān xuān ]
犹宣谕。《后汉书·顺帝纪》:“刘班 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陈书·世祖纪》:“麦之为用,要切斯甚,今九秋在节,万实可收,其班宣远近,竝令播种。”《周书·武帝纪下》:“詔去年大赦班宣未及之处,皆从赦例。”
班旋[ bān xuán ]
犹班师。
班荀[ bān xún ]
汉 史学家 班固 和 荀悦 的并称。
班迓[ bān yà ]
列班迎接。
班扬[ bān yáng ]
1.犹宣扬。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2.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南朝 宋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班 扬 名甚盛,嵇 阮 逸相须。”明 张居正《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掩 陆 谢。”沉德镛《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驾,旧时 高 李 共登臺。”
班谒[ bān yè ]
列班谒见。
班衣[ bān yī ]
即斑衣。指相传 老莱子 为戏娱其亲所穿的彩衣。
班衣戏彩[ bān yī xì cǎi ]
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班役[ bān yì ]
差役,当差。
班迎[ bān yíng ]
列班迎接。
班鱼[ bān yú ]
形似河豚略小,背青色,有苍黑斑文。
班谕[ bān yù ]
颁布谕旨。
班媛[ bān yuàn ]
指 班倢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