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东厕[ dōng cè ]
厕所。
东差西误[ dōng chà xī wù ]
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东昌纸[ dōng chāng zhǐ ]
一种纤维较粗,质地松软的白纸,多用于糊窗户或包装。也叫毛头纸。
东厂[ dōng chǎng ]
官署名。明成 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设置,由宦官直接指挥,从事特务活动。
东抄西转[ dōng chāo xī zhuǎn ]
谓频频转弯,抄近便的路走。
东朝[ dōng cháo ]
1.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汉 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宫 之东,故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为东朝 长乐宫,及閒往,数蹕烦人,迺作复道。”裴駰 集解引《关中记》:“长乐宫 本 秦 之 兴乐宫 也。汉 太后常居之。”《汉书·灌夫传》:“东朝廷辩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朝,太后朝也。”2.也借指太后、太妃。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三:“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王文诰 注:“按《汉书》惠帝 东朝 长乐宫,时 吕太后 居 长乐,后世称太后为东朝。”明 张居正《挽歌》之八:“北极恩长戴,东朝养未伸。”3.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唐 大明宫,亦称 东内。唐 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新年宴乐坐东朝,鐘鼓鏗鍠大乐调。”唐 元稹《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诰》:“王惠超 等率侍卫以导从吾於黄麾左右者,皆东朝之勤吏也。”参见“东内”。4.即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体丽明,仪辰作贰;君彼东朝,金昭玉粹。”李善 注:“东朝,东宫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皇太子见百寮于东朝,百寮拜贺。”宋 梅尧臣《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诗之一:“北极履声絶,东朝车迹湮。”5.借指太子。《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峩峩。”李善 注:“谓 愍怀太子 也。”北周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天子以大臣之丧,躬輟听讼;东朝以师傅之尊,亲临攒祭。”倪璠 注:“东朝,谓太子也。”6.指 三国 吴。因 吴 在 蜀 东,故称。《三国志·吴志·孙翊传》:“蜀 丞相 诸葛亮 与兄 瑾 书曰:‘既受东朝厚遇,依依於子弟。’”
东扯葫芦西扯瓢[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 ]
说话东扯西拉。
东扯西拉[ dōng chě xī lā ]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东扯西唠[ dōng chě xī lào ]
形容漫无中心地说闲话。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刘桂兰 上炕,还是不困。她东扯西唠,说明年一定要拴一挂小车,上山拉套,不用求人。”
东扯西拽[ dōng chě xī zhuāi ]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东闯西踱[ dōng chuǎng xī duó ]
指盲目地四处闯荡。
东驰西骋[ dōng chí xī chěng ]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东驰西击[ dōng chí xī jī ]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东驰西撞[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东冲西决[ dōng chōng xī jué ]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东冲西突[ dōng chōng xī tū ]
指四处冲锋突击。
东冲西撞[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
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东厨[ dōng chú ]
1.厨房。古制,厨房在正房之东,故称。2.指灶神。3.成都大圣慈寺三学院的旧名。
东储[ dōng chǔ ]
东宫储君;指皇太子。
东穿西撞[ dōng chuān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东窗妇[ dōng chuāng fù ]
借指阴毒小人。
东窗计[ dōng chuāng jì ]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东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
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东窗事犯[ dōng chuāng shì fàn ]
比喻阴谋已败露。同“东窗事发”。
东窗消息[ dōng chuāng xiāo xi ]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同“东窗计”。
东床佳婿[ dōng chuáng jiā xù ]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东床姣婿[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客[ dōng chuáng jiāo kè ]
对女婿的美称。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婿[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
对女婿的美称。
东床客[ dōng chuáng kè ]
指女婿。
东床坦腹[ dōng chuáng tǎn fù ]
指女婿。
东床择对[ dōng chuáng zé duì ]
指择婿。
东床之选[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
指佳婿的人选。
东垂[ dōng chuí ]
1.东堂的阶上。2.东部边境。3.泛指东方。
东爨[ dōng cuàn ]
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 云南 东部。
东村女[ dōng cūn nǚ ]
指 东施。
东岱[ dōng dài ]
指 泰山。因 泰山 为五岳中的东岳,岱 为其别名,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 鸟鼠 至於 东岱,其病一也。”李贤 注:“东岱 谓 泰山,叔孙无忌 反处也。”唐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诗:“惻矣南邻问,冥然 东岱 幽。”
东丹[ dōng dān ]
1.复姓。《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初,阿保机 死,长子 东丹王 突欲 当立…… 突欲 不得立,长兴 元年,自 扶餘 泛海奔于 唐。明宗 因赐其姓为 东丹,而更其名曰 慕华。”2.辽 代属国名。《辽史·太祖纪下》:“﹝ 天显 元年﹞改 渤海国 为 东丹,忽汗城 为 天福。”
东荡西驰[ dōng dàng xī chí ]
犹言东征西讨。
东荡西除[ dōng dàng xī chú ]
指四处征伐。
东岛[ dōng dǎo ]
指 日本。
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
1.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2.形容物体杂乱地歪斜或倒下的样子。
东倒西欹[ dōng dǎo xī qī ]
同“东倒西歪”。
东道[ dōng dào ]
1.东道主:做~。略尽~之谊。2.指请客的事儿或义务:赌个~。
东道国[ dōng dào guó ]
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东道主[ dōng dào zhǔ ]
简称东道。本指东道的主人。《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 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自称东道主。后指请客的主人。
东道主人[ dōng dào zhǔ rén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东帝[ dōng dì ]
1.东方的帝王。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高诱 注:“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秦昭王 为西帝,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2.东方的帝王。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3.东方的帝王。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宋 陈经国《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4.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宋 戴昺《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宋 罗烨《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
东第[ dōng dì ]
指王侯显贵者的府第。
东佃[ dōng diàn ]
指土地出租者 和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