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东阁[ dōng gé ]
1.东厢的居室或楼房。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唐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閒扉。”2.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唐 李商隐《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閤”。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清 龚自珍《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閤”,后世閤、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东閤”。3.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 十五年始置。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4.阁名。指 东亭。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唐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 官梅动诗兴,还如 何逊 在 扬州。”仇兆鰲 注:“东阁,指 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 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5.東閤: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唐 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唐 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东耕[ dōng gēng ]
1.春耕。2.古代称天子籍田。3.谓天子耕于籍田。
东宫[ dōng gōng ]
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东宫仓[ dōng gōng cāng ]
隋 代谷仓名。
东宫三少[ dōng gōng sān shào ]
古代辅导太子的少师、少傅、少保三官的合称。
东宫三师[ dōng gōng sān shī ]
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
东宫三太[ dōng gōng sān tài ]
见“东宫三师”。
东谷[ dōng gǔ ]
1.指旸谷。传说中的日出处。2.东边山谷。
东顾[ dōng gù ]
顾念东方。也谓东望。
东关[ dōng guān ]
1.关隘名。2.复姓。
东观[ dōng guàn ]
1.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2.称宫中藏书之所。
东观之殃[ dōng guān zhī yāng ]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东馆[ dōng guǎn ]
1.东宫。2.宫东侧的学舍。3.汉代特指长安近郊的豫中观。
东归[ dōng guī ]
指回故乡。因 汉 唐 皆都 长安,中原、江 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东郭[ dōng guō ]
复姓。
东郭履[ dōng guō lǚ ]
《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 久待詔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东郭逡[ dōng guō qūn ]
1.良兔名。2.泛指良兔。
东郭先生[ dōng guō xiān sheng ]
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中的人物。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为民除害。狼中箭逃跑,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结果几乎为狼所害。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东郭之畴[ dōng guō zhī chóu ]
《吕氏春秋·当务》:“齐 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於涂曰:‘姑相饮乎?’觴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於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后因以“东郭之畴”指勇猛之徒。畴,通“儔”。
东郭之迹[ dōng guō zhī jì ]
谓鞋破底穿,足迹印地。形容穷困潦倒。
东国[ dōng guó ]
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鲁、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韦昭 注:“东国,徐夷 吴 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张守节 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朝鲜 等国。清 王韬《<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 狼曋,颁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鲜,因令采东国诗归奏。”2.东部地区。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巢、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然丹 城 州来。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 罢 赖 之师。”杨伯峻 注:“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钟离、巢、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3.指东都 洛阳。国,都城。《书·康诰》:“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三国 魏 曹植《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唐 卢照邻《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明 何景明《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4.犹东方。指 亚洲。一说,指 中国。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一截赠 美,一截还东国。”
东虢[ dōng guó ]
西周 诸侯国名。
东海[ dōng hǎi ]
毗邻中国大陆 的三大海域之一。北以长江口北岸到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南以广东南澳岛经澎湖列岛至台湾省东石 港一线为界,东到日本琉球群岛。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
东海夫人[ dōng hǎi fū rén ]
淡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淡菜》。
东海公[ dōng hǎi gōng ]
1.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士达 自称 东海公,以 建德 为司兵。”2.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黄先生 遵宪,字 公度,别署 观日道人、东海公 ……”
东海关[ dōng hǎi guān ]
清 代税关之一,同治 二年设,在今 山东省 烟台市 芝罘半岛。《清史稿·食货志六》:“﹝ 宣统 ﹞三年,更定 东海关 各口税则为值百抽二五。”
东海黄公[ dōng hǎi huáng gōng ]
指古代杂技幻术表演者 东海 人 黄公。
东海金[ dōng hǎi jīn ]
据《汉书·疏广传》载:太子太傅 疏广 告老归里,宣帝 赠黄金二十斤,太子复加赠五十斤。
东海鲸波[ dōng hǎi jīng bō ]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东海捞针[ dōng hǎi lāo zhēn ]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东海逝波[ dōng hǎi shì bō ]
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东海扬尘[ dōng hǎi yáng chén ]
传说仙人 麻姑与王方平会晤时,自言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近日蓬莱水浅,意将复为陵陆。王方平因此叹道:“圣 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 见晋葛洪《神仙传 王远》。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东汉[ dōng hàn ]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东汉分[ dōng hàn fēn ]
书体的名称。指 东汉 八分隶书。
东汉通俗演义[ dōng hàn tōng sú yǎn yì ]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东合[ dōng hé ]
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合以延贤人。"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合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开东合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东河[ dōng hé ]
1.战国 秦 汉 时,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 东河。与 晋 陕 间北南流向一段称 西河 相对。《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东海,千里而遥。”郑玄 注:“徐州 域。”《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西河,千里而近。”郑玄 注:“亦 冀州 域。”《史记·夏本纪》“禹 行自 冀州 始”唐 张守节 正义:“黄河 自 胜州 东,直南至 华阴,即东至 怀州 南,又东北至 平州 碣石山 入海也。东河 之西,西河 之东,南河 之北,皆 冀州 也。”参见“两河”。2.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 河南 山东 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 河南 山东 两省境内 黄河、运河 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禅慧[ chán huì ]
佛教谓禅定和智慧。
禅机[ chán jī ]
佛教用语。禅宗认为悟了道的人教授学徒,往往在一言一行中都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示,令其触机生解,故名。
禅偈[ chán jì ]
佛教的偈颂。偈为梵语偈陀音译之略,义译为颂。偈语常用诗句形式,表达佛理、禅机。不论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为四句。
禅寂[ chán jì ]
1.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维摩诘经·方便品》:“一心禪寂,摄诸乱意。”唐 李邕《郑州大云寺碑》:“发趣如因,弥入禪寂。”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遥》:“与 王维 结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明 唐顺之《丹阳别王道思》诗:“平生学禪寂,犹自别离难。”2.谓坐禅习定。《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师可禪寂于此否?”苏曼殊《幽光录》:“﹝僧 祖心 ﹞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禪寂於 罗浮 匡庐 者久之。”
禅家[ chán jiā ]
修持禅定者。亦泛指佛家。
禅家子[ chán jiā zǐ ]
即禅子。
禅讲[ chán jiǎng ]
犹禅说。
禅经[ chán jīng ]
佛经。
禅扃[ chán jiōng ]
1.佛寺之门。2.指禅房。
禅居[ chán jū ]
僧人居住之所。指寺院。
禅句[ chán jù ]
佛教谈禅之偈语、文句。
禅铠[ chán kǎi ]
谓修持禅定犹如铠甲之坚不可摧。
禅龛[ chán kān ]
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