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尘壒[ chén ài ]
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宋 苏辙《御风辞》:“天地肃然,尘壒皆尽。”宋 赵抃《题周敦颐濂溪书堂》诗:“清深远城市,洁浄去尘壒。”明 李东阳《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东吴 有 萧子,结髮称奇男。昂霄出尘壒,气与虹蜺参。”清 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高言洁韵,远出尘壒之外。”王旡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以鸿冥蝉蜕於尘壒之外,见浊世之不可一日居。”
尘鞍[ chén ān ]
落满尘土的马鞍。亦代指车马。
尘谤[ chén bàng ]
诬蔑诽谤。
尘抱[ chén bào ]
尘襟。
尘坌[ chén bèn ]
1.灰尘,尘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清 黄宗羲《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2.尘俗;世俗之人。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宋 苏舜钦《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明 宋濂《兰隐亭记》:“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明 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明 屠隆《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
尘秕[ chén bǐ ]
1.见"尘垢秕糠"。
尘鄙[ chén bǐ ]
鄙视,看不起。
尘编[ chén biān ]
指古旧之书。
尘熛[ chén biāo ]
尘土飞扬。
尘表[ chén biǎo ]
1.《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后以“尘表”谓人品超世绝俗。2.世外;世俗之外。
尘尘[ chén chén ]
1.佛教语。犹言世界。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尘尘刹刹[ chén chén shā shā ]
佛教语。
尘触[ chén chù ]
谦词。犹言冒犯。
尘床[ chén chuáng ]
尘榻。
尘邓邓[ chén dèng dèng ]
尘土弥漫之状。
尘点[ chén diǎn ]
亦作“尘玷”。污染,玷辱。
尘玷[ chén diàn ]
见"尘点"。
尘动[ chén dòng ]
谓尘世的喧闹。
尘渎[ chén dú ]
尘黩。用作谦词。
尘黩[ chén dú ]
犹玷污。尘,自谦之词。
尘蠹[ chén dù ]
被尘土污染,蠹虫蛀坏。形容陈旧破烂。
尘凡[ chén fán ]
1.人间;俗世。2.凡人。
尘烦[ chén fán ]
人世间的烦恼。
尘樊[ chén fán ]
把尘世比作樊笼,因称尘樊。宋 范成大《鬼门关》:“天作陇头石闕,人言要隔尘樊。百年会须作鬼,无事先穿鬼关。”
尘饭涂羹[ chén fàn tú gēng ]
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尘肺[ chén fèi ]
职业病,由长期吸入一定量工业生产中的粉尘引起。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弹性减弱,劳动力逐渐减退,并容易感染肺结核、肺炎等。可分为硅肺、煤肺、石棉肺等。
尘纷[ chén fēn ]
1.尘土纷飞。亦指纷乱的尘世。2.犹尘虑。
尘氛[ chén fēn ]
1.犹言灰尘烟雾。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贼果至,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2.尘俗的气氛。唐 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明 唐顺之《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姚莹《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3.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脂粉不施,有天然姿格;梳妆略试,无半点尘氛。”
尘坋[ chén fèn ]
灰尘污染。
尘封[ chén fēng ]
(长久地搁置一边)被灰尘覆盖:蛛网~。
尘伏[ chén fú ]
犹蛰居。
尘腐[ chén fǔ ]
庸俗陈腐。
尘根[ chén gēn ]
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尘相接,便产生六识,导致种种烦恼。
尘羹[ chén gēng ]
"尘饭涂羹"之省。
尘羹涂饭[ chén gēng tú fàn ]
涂:泥。尘做的羹,泥做的饭。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尘垢[ chén gòu ]
灰尘和污垢。垢(gòu)。
尘垢秕糠[ chén gòu bǐ kāng ]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尘垢囊[ chén gòu náng ]
装满尘垢的口袋。比喻没有学识才能的人。
尘毂[ chén gǔ ]
指车马。
尘轨[ chén guǐ ]
尘世的轨辙。犹言世途。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南朝 梁 任昉《答何徵君》诗:“宿昔仰高山,超然絶尘轨。”唐 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贵身贱外物,抗跡远尘轨。”
尘海[ chén hǎi ]
谓茫茫尘世。明 袁宗道《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鐘。”清 曹寅《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鲁迅《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茫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尘化[ chén huà ]
化为尘土。指消失;死亡。
尘怀[ chén huái ]
世俗的意念。
荡漾[ dàng yàng ]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湖水~。歌声~。春风~。
荡夷[ dàng yí ]
1.扫荡平定。2.荡平。
荡佚[ dàng yì ]
放纵;不受约束。
荡轶[ dàng yì ]
同“荡佚”。宋 苏舜钦《杜谊孝子传》:“所在泯泯,无所取法,率情放俗,荡軼不还。”明 陈子龙《<佩月堂诗稿>序》:“若乃荡軼而不失其贞,頽怨而不失其厚……其在志气之间乎?”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鬭叶为戏者,风俗荡軼,亟宜戒之。”
荡逸[ dàng yì ]
1.同“荡佚”。2.毁坏散失。
荡宥[ dàng yòu ]
宽恕。
荡折[ dàng shé ]
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