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尊造[ zūn zào ]
对人生辰干支的敬称。造,旧时星命术语,即生辰干支。《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算相公的尊造有几日的牢狱之灾,我心里也不信,这等一位青年富贵的人,怎会到得牢狱里边?”
尊章[ zūn zhāng ]
亦作“尊嫜”。舅姑。对丈夫父母或对人公婆的敬称。
尊嫜[ zūn zhāng ]
见“尊章”。
尊者[ zūn zhě ]
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宋 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鲁迅《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於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
尊正[ zūn zhèng ]
1.尊敬。2.对人妻的敬称。
尊旨[ zūn zhǐ ]
犹尊意。
尊觯[ zūn zhì ]
泛指酒器。参见“尊谭”。
尊中弩[ zūn zhōng nǔ ]
酒樽中的弩影。
尊种[ zūn zhǒng ]
谓有慧根的高僧。
尊重[ zūn zhòng ]
1.尊敬;敬重:~老人。互相~。2.重视并严肃对待:~历史。~事实。3.庄重(指行为):放~些!
尊主泽民[ zūn zhǔ zé mín ]
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尊属[ zūn shǔ ]
辈分高的亲属。《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三年》:“红阳侯 王立,莽 之尊属。”胡三省 注:“立,莽 叔父也。”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 当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义之。”清 方苞《与陈密旃书》:“其不为民所赖者,虽吾近亲尊属,必斥而去之。”
尊俎[ zūn zǔ ]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
尊俎折冲[ zūn zǔ zhé chōng ]
比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嶟沓[ zūn tà ]
山石尖锐重迭。
嶟嶟[ zūn zūn ]
高峻陡峭。
遵办[ zūn bàn ]
遵照办理。
遵禀[ zūn bǐng ]
犹言遵照禀承。宋 岳飞《奏措置虔贼状》:“伏望圣慈速赐指挥,以凭遵禀施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
遵承[ zūn chéng ]
犹遵照,遵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惟陛下审览 虞帝 优养母弟,遵承旧典,终卒厚恩。”宋 曾巩《谢熙宁七年历日表》:“惟竭遵承之力,庶符钦顺之心。”《天雨花》第十回:“方信伯父多才智,妇人无计不遵承。”
遵敕[ zūn chì ]
谓遵照皇帝的诏令。
遵崇[ zūn chóng ]
敬重;崇敬。
遵从[ zūn cóng ]
遵照并服从:~决议。~上级的指示。~老师的教导 。
遵蹈[ zūn dǎo ]
遵照实行。
遵道[ zūn dào ]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
遵道秉义[ zūn dào bǐng yì ]
犹言遵守道义。
遵德[ zūn dé ]
犹言尊崇道德。
遵遁[ zūn dùn ]
亦作“遵循”。逡巡。却退貌。
遵法[ zūn fǎ ]
1.遵循效法。《后汉书·荀爽传》:“遵法 尧 汤,式是 周 孔。”2.遵守法纪。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謨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僖元年》:“旦 为宰相,务遵法守度,重改作,善於议奏,言简理顺。”
遵复[ zūn fù ]
遵循并恢复。
遵海[ zūn hǎi ]
沿着海岸。
遵鸿[ zūn hóng ]
指顺渚而飞的鸿雁。语出《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遵候[ zūn hòu ]
遵照等候。
遵晦[ zūn huì ]
退居以待时机。
遵迹[ zūn jì ]
1.谓遵循先人的往迹。2.指遵照。
遵教[ zūn jiào ]
遵守教导。
遵节[ zūn jié ]
谓遵守法度。
遵禁[ zūn jìn ]
遵守禁令。《南史·刘潜传》:“时政网疏阔,百姓多不遵禁。”清 杨英《先王实录·永历十三年》:“各官兵能遵禁不扰,即是提督统镇之声名。”
遵敬[ zūn jìng ]
犹尊敬。
遵旧[ zūn jiù ]
依照旧法。
遵礼[ zūn lǐ ]
遵守礼法。
遵理[ zūn lǐ ]
遵循情理。
遵例[ zūn lì ]
依照成例。
遵陆[ zūn lù ]
沿着陆路;走陆路。
遵路[ zūn lù ]
1.谓遵循道路前进。南朝 宋 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北齐 刘昼《新论·赏罚》:“苟能赏信而罚明,则万人从之,若舟之循川,车之遵路,亦奚向而不济,何行而弗臻矣!”2.犹出发。唐 辩机《<大唐西域记>赞》:“以 贞观 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锡遐征。”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卢肇,袁州 宜春 人,与同郡 黄颇 齐名。颇 富於产,肇 幼贫乏。与 颇 赴举,同日遵路,郡牧於离亭饯 颇 而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三年不得归。后稍平,选日遵路,中途为土寇所掠。”
遵履[ zūn lǚ ]
遵循履行。
遵率[ zūn lǜ ]
亦作“遵帅”。犹服从,遵从。《北史·崔昂传》:“帝寻幸 晋阳,将发,敕递相遵率;不者,命 昂 以闻。”清 林则徐《遵旨宣布英国罪状并设法驱逐该国船只出口折》:“臣等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乾纲独断,震叠诸番,训示严明,俾有遵率。”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大皞 以降,力政经营,并包殊族,使种姓和齐,以遵率王道者数年。”
遵命[ zūn mìng ]
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办事):~照办。
遵凭[ zūn píng ]
遵照;依凭。
遵钦[ zūn qīn ]
遵守服从。
遵让[ zūn ràng ]
按照礼节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