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奏刀[ zòu dāo ]
1.运刀,进刀。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然。”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小松﹞又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二语可为刻印二昧。”2.喻下笔作文。
奏牍[ zòu dú ]
1.书写奏章的简牍。2.犹奏章。
奏对[ zòu duì ]
1.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安西 衙将 刘文树,口辩,善奏对,上每嘉之。”《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五年四月﹞癸丑,詔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邇英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圣人﹞问了问他的家世学业,又见他奏对称旨,天颜大悦。”2.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盖典生纪传,謨开集议;贡附典而肇记志,范媵謨以启奏对。”
奏覆[ zòu fù ]
回答帝王的问话。
奏稿[ zòu gǎo ]
亦作“奏藁”。奏章的草稿。
奏藁[ zòu gǎo ]
见“奏稿”。
奏告[ zòu gào ]
奏陈,上奏。《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四五年鄠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二)》:“前者 金长老 奏告:草堂禪寺 已降令旨文字,修整去来。今教宣差 马珪 不妨本职,提领修盖。”
奏歌[ zòu gē ]
行歌,献歌。
奏工[ zòu gōng ]
见“奏功”。
奏功[ zòu gōng ]
奏效;取得功效。
奏劾[ zòu hé ]
1.上奏章检举。2.指代监察官员。
奏绩[ zòu jì ]
取得成绩;建立功绩。
奏计[ zòu jì ]
奏计,汉语词语,意思是向朝廷报送计簿
奏记[ zòu jì ]
1.汉 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汉书·朱博传》:“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説云云。”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牋。”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於郡将曰奏牋,其他为白事。”2.用书面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汉书·丙吉传》:“贺 即位,以行淫乱废,光 与车骑将军 张安世 诸大臣议所立,未定。吉 奏记 光。”汉 王充《论衡·对作》:“《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唐 刘禹锡《上杜司徒启》:“是以弥年不敢奏记。”清 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公奏记大司农 李汝华 曰:‘每岁 广东 解金花银两恭进大内,此近例也。’”
奏伎[ zòu jì ]
见“奏技”。
奏技[ zòu jì ]
1.表演技艺。2.也说奏艺。
奏假[ zòu jiǎ ]
1.举奏升堂之乐。2.向皇帝请假。
奏笺[ zòu jiān ]
汉 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牋”。
奏荐[ zòu jiàn ]
1.犹奏荫。2.上奏朝廷,荐举官员。
奏奬[ zòu jiǎng ]
报请皇帝奖赏。
奏讦[ zòu jié ]
上奏章揭发。《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至是 敦逸 奏訐 安民 前语,谓‘安民 乃 苏辙 之党,平日议论,多主 元祐’,安民 由是得罪。”
奏捷[ zòu jié ]
取得胜利:~归来。频频~。
奏决[ zòu jué ]
奏请帝王裁决。
祖载[ zǔ zǎi ]
将葬之际,以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
祖葬[ zǔ zàng ]
奠祭送葬。
祖则[ zǔ zé ]
祖宗的法则。
祖泽[ zǔ zé ]
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清 周棨《重刊<七修类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无多,皆霑祖泽。”2.指祖先的恩泽。清 曾国藩《日记·省克》:“观近年忝丁之渐多,子弟之向学,或者祖泽尚厚,方兴未艾,且喜且惴惴也!”3.地名。春秋 战国 时为 燕 地。《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燕臣庄子仪》:“明年,简公 将祀於 祖泽。燕 之有 祖泽,犹 宋 之有 桑林,国之大祀也。”
祖赠[ zǔ zèng ]
祭奠,祭献。
祖宅[ zǔ zhái ]
犹祖居。祖传房舍。
祖帐[ zǔ zhàng ]
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祖执[ zǔ zhí ]
祖父的友执。
祖职[ zǔ zhí ]
谓祖父或祖先所任的官职。
祖制[ zǔ zhì ]
指帝王祖宗规定的制度。
祖洲[ zǔ zhōu ]
古代传说中的十洲之一。《海内十洲记·祖洲》:“祖洲 近在 东海 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唐 李商隐《祭张书记文》:“迴生乏 祖洲 之草,续断无 弱水 之胶。”清 黄景仁《后观潮行》:“乘槎未许到星闕,採药何年傍 祖洲。”
祖竹[ zǔ zhú ]
老竹。
祖状之尸[ zǔ zhuàng zhī shī ]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名。
祖酌[ zǔ zhuó ]
犹祖饯。
祖子[ zǔ zǐ ]
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宋 周师厚《洛阳花木记》:“接花预于二三年前种下,祖子唯根盛者为佳。盖家祖子根前而嫩,嫩则津脉盛而木实;山祖子多老根,少而木虚,接之多夭。”
祖宗[ zǔ zong ]
一个家族的上辈,多指较早的。也指民族的祖先。
祖宗八代[ zǔ zōng bā dài ]
见“祖宗三代”。
祖宗朝[ zǔ zōng cháo ]
当今皇帝祖先的时代。多指本朝开国初期。
祖宗成法[ zǔ zōng chéng fǎ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祖宗法度[ zǔ zōng fǎ dù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祖宗故事[ zǔ zōng gù shì ]
指先代帝王办事的旧例。
祖宗家法[ zǔ zōng jiā fǎ ]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
祖宗三代[ zǔ zōng sān dài ]
泛指祖宗上辈。常用于骂人或表示鄙夷的场合。
祖宗神[ zǔ zōng shén ]
奉为祖先的神。《山海经·海外西经》“灭蒙鸟在 结 匈国 北”袁珂 校注:“舜 与 伯益 盖皆东方 殷 民族传説中之祖宗神,亦即《诗·玄鸟》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 商’之玄鸟,即燕子之化身。”《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伏羲 原是南方地区许多部落传说里的祖宗神,至今西南少数民族还保存着有关他的传说。”
祖宗影神[ zǔ zōng yǐng shén ]
祖先的画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伯伯过年,正该在姪儿家里住的。祖宗影神也好拜拜,若在姊妹们家里,掛的是他家祖宗,伯伯也不便。”
祖祖[ zǔ zǔ ]
1.以祖为祖。2.谓历代祖师。
祖祖辈辈[ zǔ zǔ bèi bèi ]
世世代代:我家~都是农民。勤劳俭朴是我国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