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租稻[ zū dào ]
                犹租米。
            
                        
                租佃[ zū diàn ]
                出租和承租(土地):~关系。
            
                        
                租调[ zū diào ]
                租和调。古代的税制。《后汉书·明帝纪》:“赦 陇西 囚徒,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北史·魏纪五·孝武帝》:“今岁租调,且两收一丐。”唐 寒山《诗》之七一:“朝朝为衣食,岁岁愁租调。”明 李东阳《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充国 屯田长在 汉,士安 租调总归 唐。”参见“租庸调”。
            
                        
                租额[ zū é ]
                租税的数额。
            
                        
                租费[ zū fèi ]
                租金。
            
                        
                租奉[ zū fèng ]
                作为俸禄的租谷收入。
            
                        
                租赋[ zū fù ]
                租税。
            
                        
                租更[ zū gēng ]
                指田赋和践更的钱。
            
                        
                租贡[ zū gòng ]
                租税。
            
                        
                租谷[ zū gǔ ]
                租米。
            
                        
                租户[ zū hù ]
                租用房屋或物品的人。
            
                        
                租籍[ zū jí ]
                租税。
            
                        
                租价[ zū jià ]
                出租的价格。
            
                        
                租界[ zū jiè ]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
            
                        
                租借[ zū jiè ]
                1.租用:~剧场开会。2.出租:修车铺~自行车。
            
                        
                租借地[ zū jiè dì ]
                通过不平等条约,一国以租借的方式从他国取得的领土。表面上,在租借期间租借地的主权仍属出租国,但实际上,租借地是列强侵占弱小国家领土的一种形式。
            
                        
                租金[ zū jīn ]
                租房屋、土地或物品的钱。
            
                        
                租绢[ zū juàn ]
                旧时人民作为赋税向官府交纳的绢。
            
                        
                租课[ zū kè ]
                犹赋税。
            
                        
                租敛[ zū liǎn ]
                征收赋税。
            
                        
                租粮[ zū liáng ]
                旧时交纳给官府或地主的租谷。
            
                        
                租赁[ zū lìn ]
                1.租用:~了两间平房。2.出租:这家公司向外~建筑机械。
            
                        
                租禄[ zū lù ]
                租奉。
            
                        
                租米[ zū mǐ ]
                1.旧时向官府交纳的田赋。2.旧时农民作为地租缴纳的米。
            
                        
                租民[ zū mín ]
                纳税的人。《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裨直,不復责租民求办。”
            
                        
                租钱[ zū qián ]
                [口]租金。
            
                        
                租挈[ zū qiè ]
                收田租的约令。挈,通“契”。
            
                        
                租入[ zū rù ]
                1.租税收入。2.缴纳的赋税。
            
                        
                租输[ zū shū ]
                上缴的田赋。
            
                        
                租税[ zū shuì ]
                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
            
                        
                租赕[ zū dǎn ]
                以纳税赎罪。
            
                        
                租头[ zū tóu ]
                犹租金。
            
                        
                租委[ zū wěi ]
                输纳的田赋。
            
                        
                租限[ zū xiàn ]
                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
            
                        
                租徭[ zū yáo ]
                租税与徭役。
            
                        
                租银[ zū yín ]
                见“租金”。
            
                        
                租庸[ zū yōng ]
                古代交纳谷帛的税制。
            
                        
                租庸调[ zū yōng tiáo ]
                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租用[ zū yòng ]
                以归还原物并付给一定代价为条件而使用别人的东西:~家具。
            
                        
                租约[ zū yuē ]
                确定租赁关系的契约。
            
                        
                租运[ zū yùn ]
                租赋运输。《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魏 主循 淮 而东,民皆安堵,租运属路。”
            
                        
                租责[ zū zé ]
                所欠赋税。
            
                        
                租折[ zū shé ]
                犹租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立了租摺,付了押租,方纔回栈。”
            
                        
                租秩[ zū zhì ]
                犹租奉。
            
                        
                租种[ zū zhǒng ]
                承租他人的土地来耕种。
            
                        
                租铢[ zū zhū ]
                计其所卖物价,依其数量而收税。
            
                        
                租子[ zū zi ]
                地租:交~。收~。
            
                        
                菹醢[ zū hǎi ]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醢(hǎi):肉酱。
            
                        
                菹秸[ zū jiē ]
                亦作“葅秸”。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菹脍[ zū kuài ]
                鱼肉酱。引申为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