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珠盘[ zhū pán ]
1.即珠槃。2.精美的盘。3.算盘。4.珠槃: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珠盘玉敦[ zhū pán yù dūn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同“珠槃玉敦”。
珠袍[ zhū páo ]
缀珠之袍。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生随之去,入华堂,屋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与之。”南朝 梁 王僧孺《古意》诗:“朔风吹锦带,落日映珠袍。”唐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明 王洪《送金谕德扈从北征》诗:“鎧甲明珠袍,黄金鏤宝刀。”
珠佩[ zhū pèi ]
1.见“珠佩”。2.亦作“珠珮”。珠玉缀成的佩饰。
珠旆[ zhū pèi ]
珠饰的旗。
珠旗[ zhū qí ]
亦作“珠旂”。珠饰之旗。
珠钤[ zhū qián ]
犹玉钤。指兵书,武略。
珠翘[ zhū qiào ]
用珠子缀成的妇女首饰。
珠丘[ zhū qiū ]
传说中的古迹。
珠球[ zhū qiú ]
1.祥物天球。比喻好文章。2.圆珠。比喻明月。
珠泉[ zhū quán ]
1.泉的美称。2.武夷山泉名。
珠襦玉匣[ zhū rú yù xiá ]
见“珠襦玉柙”。
珠襦玉柙[ zhū rú yù xiá ]
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珠申[ zhū shēn ]
满语音译。即女真、女直,亦即后之满族。
珠实[ zhū shí ]
犹仙果。
珠市[ zhū shì ]
1.买卖珍珠的集市。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合浦 有珠市。”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四市》:“东 粤 有四市:……一曰珠市,在 廉州 城西 卖鱼桥 畔。”按 廉州,即 合浦。2.旧时 金陵 城中烟花之地。清 余怀《<板桥杂记>序》:“金陵 古称佳丽之地……迨至百年之久,而古蹟寝湮,存者惟 南市、珠市 及旧院而已。南市 者卑屑所居,珠市 者间有殊色。”清 余怀《板桥杂记·品丽附珠市名妓》:“珠市 在内桥傍,曲巷逶迤,屋宇湫隘,然其中有丽人。”
珠树[ zhū shù ]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 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淮南子·墬形训》:“掘 昆仑 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唐 黄滔《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明 杨慎《山茶花》诗:“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臺。”2.树的美称。唐 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宋 文彦博《春晓》诗:“锦幃人未起,珠树鹊先惊。”元 杨维桢《钟山》诗:“云护 金陵 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明 何景明《画鹤赋》:“闻玉笛之我招,绕珠树而相倚。”3.喻积雪之树。唐 王初《望雪》诗:“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唐 王初《雪霁》诗:“崑玉楼臺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4.喻俊才。宋 陈与义《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之一:“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清 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有甥贤似舅,才藻更非常;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珠死[ zhū sǐ ]
喻贵显者死亡。
珠松[ zhū sōng ]
首饰名。步摇等的俗称。
珠算[ zhū suàn ]
中国传统的计算方法。利用算盘来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计算时运用口诀,能相当快地得出结果。中国早在14世纪前就开始使用算盘,明末以后传至国外。
珠碎[ zhū suì ]
1.喻伤子,亦泛指人亡。2.喻声音清脆。
珠胎[ zhū tāi ]
1.蚌体中正在成长的珠子。《汉书·扬雄传上》:“﹝ 雄 ﹞因《校猎赋》以风,其辞曰……‘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颜师古 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唐 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旧庭知玉树,合浦 识珠胎。”清 金农《十五夜对月有怀》诗:“已验珠胎随影满,可怜玉镜借光揩。”2.喻幼子。唐 王勃《伤裴录事丧子》诗:“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3.喻胎儿。《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二·淫妇诬翁》:“积半年,事渐寝矣,而 汪 腹中暗结珠胎,百计求堕之不得。”
珠谈[ zhū tán ]
美妙的谈吐。
珠瑱[ zhū tiàn ]
缀珠的耳饰。《孔丛子·杂训》:“子产 死,郑 人丈夫舍玦珮,妇人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汉 贾谊《新书·春秋》:“邹穆公 死,邹 之百姓若失慈父……妇女抉珠瑱,丈夫释玦轩,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復。”
珠庭[ zhū tíng ]
1.饱满的天庭,星相家以为主贵之相。2.仙人的宫院;仙境。
珠投璧抵[ zhū tóu bì dǐ ]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珠吐[ zhū tǔ ]
谓珍珠发出光芒。
珠豚[ zhū tún ]
兽名。
珠唾[ zhū tuò ]
喻名言,佳作。
珠丸[ zhū wán ]
用珠玉做的弹丸,或对弹丸的美称。
珠玩[ zhū wán ]
珍珠宝物。
珠网[ zhū wǎng ]
缀珠之网状的帐帏。
珠围翠绕[ zhū wéi cuì rào ]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珠围翠拥[ zhū wéi cuì yōng ]
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
珠帷[ zhū wéi ]
珠饰的帷帐。
珠纬[ zhū wěi ]
1.五星的美称。2.比喻贤良辅臣。
珠犀[ zhū xī ]
珍珠与犀角。谓珍贵之物。宋 王安石《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江阴见及之作》诗:“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宋 陆游《畏虎》诗:“彼谗实有心,平地生沟溪。哀哉马新息,薏苡成珠犀。”明 袁华《渡吴淞江》诗:“鱼蟹 松陵 市,珠犀 沪瀆 舟。”
珠徙珠还[ zhū xǐ zhū huán ]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 合浦 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 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所谓‘珠徙珠还’,此煞定死谱,非真有‘清官’感召也。”参见“合浦珠还”。
珠柙[ zhū xiá ]
“珠襦玉柙”的省略。
珠星[ zhū xīng ]
明珠般的星斗。
珠轩[ zhū xuān ]
珠饰的窗户。
珠芽[ zhū yá ]
1.植物幼芽的美称。2.植物学名词。指贮藏养料、形态肥大的芽,落地后能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叫零余子。
珠厓[ zhū yá ]
亦作“珠崖”。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以恤 关东,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事见《汉书·武帝纪》及《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唐 宋之问《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清 黄遵宪《书愤》诗:“一自 珠崖 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珠崖[ zhū yá ]
见“珠厓”。
珠妍[ zhū yán ]
指美女。
珠缨[ zhū yīng ]
1.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2.喻指晶莹成串之物。3.喻指穿戴华贵的人。
珠樱[ zhū yīng ]
樱桃的美称。
珠樱宴[ zhū yīng yàn ]
即樱桃宴,科举时进士及第之宴。
珠璎[ zhū yīng ]
1.珍珠璎珞,多用为项饰。2.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珠映[ zhū yìng ]
目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