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逐射[ zhú shè ]
1.赌赛,竞赛时下赌注。2.谓飞骑相追逐并射箭。
逐胜[ zhú shèng ]
1.犹乘胜。《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 军逐胜,追造 秦 壁。”2.追寻胜景。唐 李廓《长安少年行》之六:“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南唐 冯延巳《抛球乐》词之二:“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宋 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逐时[ zhú shí ]
随时。
逐食[ zhú shí ]
求食;乞讨食物。《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 乾陀卫国 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唐 王勣《游北山赋》:“披衣灶北,逐食墙东。”唐 李公佐《庐江冯媪传》:“元和 四年,淮 楚 大歉。媪逐食於 舒,途经 牧犊墅。”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旅资将尽,非逐食不可了,许多人已知道我将于八月中走出 广州。”
逐世[ zhú shì ]
近世;近来。
逐势[ zhú shì ]
追求权势。
逐释[ zhú shì ]
旧时官府谓无罪释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赃罚》:“每年上司查取赎鍰起数,开报达部。无,则以一二雀角小事,俱经逐释,并无罚有赎穀回覆。”
逐熟[ zhú shú ]
旧指灾民往丰熟地区流亡乞食。宋 司马光《赈济流民札子》:“遇有 河北路 流民逐熟经过,即大人每人支米一斗,小人支米五升。”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夏税一例不放,则人户必至逃移。寻常逃移,犹有逐熟去处,今数千里无麦,去将安往?但恐良民举为盗矣。”《书林》1988年第7期:“伴随着每一次人口增长高峰而来的必然是长期的社会饥馑,大规模流徙的移民(其意在‘逐熟’、吃饭)和经久不息的社会动乱。”
逐兔[ zhú tù ]
1.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后汉书·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李贤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南朝 梁 何逊《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唐 刘知几《史通·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 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 刘季玉 不能用贤,此业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説乎?将军领取,某当效死。”2.《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 将被腰斩于 咸阳 市时对其中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闲居的安逸生活。《魏书·自序》:“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金 元好问《饮酒》诗之三:“驱驴上 邯郸,逐兔出东门。”
逐退[ zhú tuì ]
驱赶使退却。
逐脱[ zhú tuō ]
犹解脱。
逐亡鹿[ zhú wáng lù ]
喻争夺统治权。
逐瘟头[ zhú wēn tóu ]
詈词。得瘟疫的人。
逐文[ zhú wén ]
谓追求辞藻文采。
逐问[ zhú wèn ]
逐个讯问。
逐物[ zhú wù ]
追求外物。语出《庄子·天下》:“借乎 惠施 之才,駘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 魏 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明 吴承恩《赠张乐一》诗:“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严复《救亡决论》:“同时 陆 氏兄弟,已有逐物破道之讥。”
逐物不还[ zhú wù bù huán ]
指沉湎于世俗。
逐细[ zhú xì ]
一个一个地,仔仔细细地。
逐新趣异[ zhú xīn qù yì ]
指追求新奇。
逐旋[ zhú xuán ]
逐渐;渐渐。宋 苏轼《议给田募役状》:“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今付有司逐旋支费。”《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借过贷粮,丰年逐旋归还,田主无以巧计多取租数,违者治罪。”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像诀》:“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
逐殃[ zhú yāng ]
犹驱灾。
逐一[ zhú yī ]
逐个:~解决。对这几个问题~举例说明。
逐夷[ zhú yí ]
1.即鱁鮧,河豚肉。2.腌鱼肠。
逐疫[ zhú yì ]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
逐意[ zhú yì ]
犹合意。
逐影[ zhú yǐng ]
追逐影子。
逐影吠声[ zhú yǐng fèi shēng ]
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逐影随波[ zhú yǐng suí bō ]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逐月[ zhú yuè ]
一月一月地。
逐韵[ zhú yùn ]
犹押韵。
逐战[ zhú zhàn ]
犹随军。
逐阵[ zhú zhèn ]
旧时阴阳家称六月丙午戊午日、十二月壬子戊子日为“逐阵”,谓此数日百事不宜。参阅《协纪辨方书·义例·逐阵》。
逐争[ zhú zhēng ]
争夺。
逐逐[ zhú zhú ]
1.奔忙貌;匆忙貌。唐 胡皓《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宋 范仲淹《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清 戴名世《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2.急于得利貌。唐 柳宗元《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所不至矣。”清 秋瑾《支那逐魔歌》:“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
逐逐眈眈[ zhú zhú dān dān ]
觊觎的样子。
逐追[ zhú zhuī ]
追逐,追赶。
逐字[ zhú zì ]
一字挨一字地。
逐字逐句[ zhú zì zhú jù ]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仔细讲解。
逐走[ zhú zǒu ]
赛跑。
逐坐人[ zhú zuò rén ]
指仅于座中随众人空发议论之文人。《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九年》:“若不能杀贼,又不为贼所伤,何异逐坐人也!”胡三省 注:“指当时持文墨议论者,但能相随逐坐谈而坐食也。”
舳舻[ zhú lú ]
1.古指长方形的船。2.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舻:船头。
瘃墯[ zhú duò ]
因寒冻而断指。指手足冻伤。
瘃脯[ zhú fǔ ]
腊肉。
瘃腊[ zhú là ]
鱼肉类腊制品。
瘃鱼[ zhú yú ]
鱼类腊制品。
瘃坠[ zhú zhuì ]
瘃堕。
蠋绣[ zhú xiù ]
蠋虫蚀木而成的错杂纹理,谓其有如刺绣,故称。
躅蹐[ zhú jí ]
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躅陆[ zhú lù ]
顿足跳跃貌。
躅路[ zhú lù ]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