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本分[ běn fèn ]
1.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守~。~的工作。2.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人。这个人很~。
本分官[ běn fèn guān ]
适合自己才能、身分的官职。
本份[ běn fèn ]
见“本分”。
本封[ běn fēng ]
原来的封爵。
本俸[ běn fèng ]
本来的薪棒。
本夫[ běn fū ]
亲夫。
本服[ běn fú ]
古代丧礼制度规定的本等丧服。
本福[ běn fú ]
根本福利。
本府[ běn fǔ ]
1.指自己所在的府署。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列侯请了。小弟乃本府参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不多几天,继之 回来了,又到本府去禀知。”2.旧时知府的自称。
本妇[ běn fù ]
1.该妇。2.自己的妻子。
本富[ běn fù ]
指经营农业致富。与“末富”(经营工商业致富)相对而言。
本干[ běn gàn ]
[树木等的]主干。
本格[ běn gé ]
原来的规格等级。
本格拉寒流[ běn gé lā hán liú ]
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在非洲西海岸转向北上,经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继续北上,最后汇入南赤道洋流。
本根[ běn gēn ]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宋 李纲《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清 邵曾训《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宋 司马光《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明 李东阳《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4.指基地。宋 陆游《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太祖、太宗 一统之本根。”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宋 陈亮《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6.指最初的。汉 王充《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宋 范仲淹《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章炳麟《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9.喻指家乡,故土。明 刘基《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本宫[ běn gōng ]
指开初以宫声为主的调式。
本估[ běn gū ]
原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胡三省 注:“估者,价也。”
本固邦宁[ běn gù bāng níng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本固枝荣[ běn gù zhī róng ]
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本故[ běn gù ]
原来,原先。
本官[ běn guān ]
1.原任官职。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太祖 崩,遗詔以公为侍中尚书令,镇国将军。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阳 尹。”《北齐书·鲜于世荣传》:“后主 幸 晋阳,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僕射事,贰 北平王 北宫留后。”《隋书·赵才传》:“化及 忿 才 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鬱鬱不得志。”2.指本部门的主管官员。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待制自如本品,无职则随本官在庶官班中,皆繫皂带。”《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原来 王太 昔年因误触了本官,被诬搆成死罪,也亏 李勉 审出。”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张维 ﹞侍 神庙 於 乾清宫 西廊,上问曰:‘尔本官三年事毕了?’维 奏曰:‘仰荷圣恩,得予令终,臣等存没感戴。’”3.旧时官吏的自称。《红楼梦》第九三回:“这是本官不知道的。”4.该官,此官。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日,甚重宫观,宣和 中,晁以道 知 成州,有请,吏部报云:‘照会本官,歷任已曾住宫观,不合再有陈乞。’遂致仕而归。”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前日着廷尉司勘问 苏軾,至今不见復旨。朕想来,本官清才重名,见重当世。”
本管[ běn guǎn ]
1.自己的任所。2.主管。
本贯[ běn guàn ]
原籍。前蜀 韦庄《秦妇吟》:“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小生姓 张,名 珙,字 君瑞,本贯 西洛 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宋 朝 崇寧 年间有一个姓 王 的公子,本贯 浙西 人。”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梅兰芳 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 吴 下。”
本规[ běn guī ]
犹成议,成约。
本国[ běn guó ]
指自己的国家。
本号[ běn hào ]
1.原来的官号。《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杨 尹……四年,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餘悉如故。”李善 注:“本号,卫将军也。”2.店、铺的自称。
本怀[ běn huái ]
1.自己的心迹;自己的心愿。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区区本怀,实有可悲。”《魏书·苻坚传》:“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邹鲁《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士者,非其本怀,特为 满洲 所迫,不得已而为之。”2.本来的心愿。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謫 江州,有《自诲》一首,谓: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过二十六年,惟当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怀也。”
本惠[ běn huì ]
1.本来的善意。2.指本土的惠政。
本货[ běn huò ]
指粮食。
本机振荡器[ běn jī zhèn dàng qì ]
又称“本地振荡器”。超外差接收机中,对不同接收频率都产生高一个中频的射频的振荡器。被接收信号与射频振荡在变频器中进行频率变换,产生调幅中频。中频一般为465千赫。为跟踪调谐,采用连轴的双连电容器实现统调。
本基[ běn jī ]
基地;地基。
本籍[ běn jí ]
祖籍;老家。
本计[ běn jì ]
1.根本之计。2.原来的打算。
本纪[ běn jì ]
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是写帝王传记,按帝王纪年的顺序记事。放在史书的最前面。
本家[ běn jiā ]
同宗族的人:~兄弟。他们俩住在一个村,是~。
本家儿[ běn jiār ]
指当事人:~不来,别人不好替他做主。
本甲[ běn jiǎ ]
1.主力部队。2.该甲。甲,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本价[ běn jià ]
本身的价格。
本将[ běn jiāng ]
谓一支军队原来的将领。
本教[ běn jiào ]
1.谓农事。2.根本性的教育。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吐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本届[ běn jiè ]
1.[会议、比赛等] 正在进行的;属于这一次的本届大会。2.今年的本届大学生。
本金[ běn jīn ]
1.存款者或放款者拿出的钱(区别于“利息”)。2.经营工商业的本钱;营业的资本。
本经[ běn jīng ]
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书>序》:“济南 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唐 刘知几《史通·疑古》:“及 左 氏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他事。”2.指本人所治之经。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正是,都要把本经讲一篇。”
吊颈[ diào jǐng ]
〈方〉上吊自杀。
吊卷[ diào juàn ]
同“调卷”。
吊拷[ diào kǎo ]
吊打拷问。
吊拷绷扒[ diào kǎo bēng bā ]
同“弔拷絣把”。亦作“吊拷绷扒”。
吊拷絣把[ diào kǎo bīng bǎ ]
亦作“吊拷絣把”。捆绑起来吊打。
吊拷掤扒[ diào kǎo bīng bā ]
同“弔拷絣把”。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由你由你,既待捨死忘生,怕什么弔拷掤扒。”
吊客[ diào kè ]
前来吊唁死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