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白特[ bái tè ]
传说蛟的一种。
白藤[ bái téng ]
藤本植物。茎细长坚韧,可编制器物。
白题[ bái tí ]
古代 匈奴 部族名。俗以白色涂额,故名。
白题舞[ bái tí wǔ ]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毡笠舞。
白体[ bái tǐ ]
排版、印刷上指一种笔画较细的字体,如老宋体等(区别于“黑体”)。
白天[ bái tiān ]
时间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
白天见鬼[ bái tiān jiàn guǐ ]
比喻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同“白日见鬼”。
白天寿[ bái tiān shòu ]
药草吴术的别名。
白田[ bái tián ]
没有种上庄稼的田地,有的地区专指没有种上庄稼的水田。
白条[ bái tiáo ]
1.财务上指不符合财会制度规定的非正式单据:打~。~不能作报销凭证。也叫白条子。2.属性词。商品上指家禽、牲畜宰杀后煺毛或去头、蹄、内脏的:~鸡。~猪。
白迢迢[ bái tiáo tiáo ]
形容白茫茫的一望无边。
白鲦[ bái tiáo ]
亦作“白鯈”。亦作“白条”。鱼名。产于淡水,大者长尺许,腹白,鳞细,好群游水面。《诗·周颂·潜》“鰷鱨鰋鲤”汉 郑玄 笺:“鰷,白鰷也。”高亨 注:“鰷,又名白条鱼。”《庄子·秋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唐 成玄英 疏:“鯈鱼,白鯈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鰷,生江湖中小鱼也。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鳞细而整,洁白可爱,性好羣游。”阿英《年画的叫卖》:“手里拿个大白条,鳞眼勿动还会跳。”
白鯈[ bái tiáo ]
见“白鰷”。
白铁树[ bái tiě shù ]
指梧桐。古有因讳“铜”字而改称。
白庭[ bái tíng ]
匈奴 单于之庭。
白庭砂[ bái tíng shā ]
丹砂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丹砂》。
白梃[ bái tǐng ]
大木棍。
白通帽[ bái tōng mào ]
西式白色阔边的遮阳帽。
白铜[ bái tóng ]
铜和镍的合金,颜色银白,用来制造日用器具等。
白铜堤[ bái tóng dī ]
古代 襄阳 境内 汉水 堤名。
白铜蹄[ bái tóng tí ]
亦作“白铜鞮”。南朝 梁 歌谣名。
白头[ bái tóu ]
1.白发,指老年:~老翁。~偕老。2.属性词。不署名或没有印章的:~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材料。
白头不终[ bái tóu bù zhōng ]
指夫妇不能偕老。
白头达[ bái tóu dá ]
南朝 齐 庄严寺 僧达 的别称。
白头迭雪[ bái tóu dié xuě ]
见“白頭蹀跇”。
白头蹀跇[ bái tóu dié yì ]
形容老人发白体弱。元 杨暹《西游记》第十一出:“白頭蹀跇,似紅日西斜。”亦作“白頭疊雪”。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是 王樞密 的女壻,那裏看的你個白頭疊雪的在眼兒裏。”
白头而新[ bái tóu ér xīn ]
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白头亲[ bái tóu qīn ]
年老的父母。宋 黄庭坚《留王郎》诗:“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宋 张孝祥《念奴娇·欲雪再和朱漕元顺》词:“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蓴鱠,白头亲、望真切。”
白头人[ bái tóu rén ]
1.白发老人。2.旧时广东人称头缠白布的波斯(今伊朗)人。
白头如新[ bái tóu rú xīn ]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白头山[ bái tóu shān ]
长白山主峰。在吉林省东南中国、朝鲜两国边界上。休眠火山。山顶有火山口湖天池,湖周环列十六座高峰。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源地。
白头山天池[ bái tóu shān tiān chí ]
中朝两国界湖。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属火山湖。面积9.2平方千米。群峰环抱,风景清幽。是松花江的源头。
白头帖子[ bái tóu tiě zǐ ]
匿名信;不具名的招帖。
白头翁[ bái tóu wēng ]
1.白头鹎。2.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果实有白毛,像老翁的白发。根可入药。
白头乌[ bái tóu wū ]
白头颈的乌鸦。郭沫若《星空·江湾即景》:“对岸的杨柳摇…摇…白头乌!十年不见了!柳阴下,浮着一群鸭子呀!”
白头相并[ bái tóu xiāng bìng ]
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白头偕老[ bái tóu xié lǎo ]
夫妻共同生活到老:百年好合,~(新婚颂词)。
白头新[ bái tóu xīn ]
同“白头如新”。宋 陆游《送范舍人还朝》诗:“黄扉 甘泉 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朱东润 注:“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説没有深交的人,即在相识很久以后,还当新交一样看待。”
白头行[ bái tóu xíng ]
旧时 广东 人称头缠白布的 波斯 人所设的商行。
白头吟[ bái tóu yín ]
古乐府曲名,内容是劝丈夫不要另寻新欢。
白头之叹[ bái tóu zhī tàn ]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白突突[ bái tū tū ]
形容眼光非常锐利。
白徒[ bái tú ]
1.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2.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3.指不出家的徒弟。4.指不学无术之徒。
白土[ bái tǔ ]
1.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史记·三王世家》:“封於西方者取白土。”《后汉书·皇甫嵩传》:“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其白土薄地,不宜五穀者,唯宜榆及白榆。”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白土俗名光粉,餘杭 产最多,置米中,助白色。不过市井作伪,而耗米中之精华,久而膏枯,食之无味。”参见“白堊”。2.陶土、瓷土的俗称。3.鸦片的别称。4.中土。即古 冀州。《后汉书·张衡传》“愁蔚蔚以慕远兮,越 卬州 而愉敖”李贤 注引《河图》:“正中 冀州 曰 白土。”
白土粉[ bái tǔ fěn ]
白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白垩》。
白兔[ bái tù ]
1.亦作“白菟”。白色的兔子。古代以为瑞物。2.月亮的代称。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3.相传为秦始皇的骏马名。4.《古诗源·窦玄妻〈古怨歌〉》:“煢煢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沉德潜注:“玄状貌絶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玄。时人怜之。”后用为弃妇的典故。
白兔赤乌[ bái tù chì wū ]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白兔捣药[ bái tù dǎo yào ]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白兔公[ bái tù gōng ]
见"白兔公子"。
白兔公子[ bái tù gōng zǐ ]
仙人名。相传为 彭祖 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