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蹈其覆辙[ dǎo qí fù zhé ]
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蹈人旧辙[ dǎo rén jiù zhé ]
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蹈仁履义[ dǎo rén lǚ yì ]
遵循仁义之道。
蹈刃不旋[ dǎo rèn bù xuán ]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蹈汤赴火[ dǎo tāng fù huǒ ]
比喻不避艰险。
蹈袭覆辙[ dǎo xí fù zhé ]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蹈袭前人[ dǎo xí qián rén ]
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悼心疾首[ dào xīn jí shǒu ]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悼心失图[ dào xīn shī tú ]
悼:悲伤;图:谋划。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盗铃掩耳[ dào líng yǎn ěr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盗名暗世[ dào míng àn shì ]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
也说欺世盗 名。盗取名誉,欺骗世人。
盗嫂受金[ dào sǎo shòu jīn ]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盗食致饱[ dào shí zhì bǎo ]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盗亦有道[ dào yì yǒu dào ]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盗玉窃钩[ dào yù qiè gōu ]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盗怨主人[ dào yuàn zhǔ rén ]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盗憎主人[ dào zēng zhǔ rén ]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盗跖之物[ dào zhí zhī wù ]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盗钟掩耳[ dào zhōng yǎn ěr ]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道傍苦李[ dào páng kǔ lǐ ]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道傍之筑[ dào bàng zhī zhù ]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傍筑室[ dào bàng zhù shì ]
比喻杂采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边苦李[ dào biān kǔ lǐ ]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不掇遗[ dào bù duō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 dào bù jǔ yí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
也说路不拾 遗。丢失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起来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国无 盗贼,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dào bù tóng,bù xiāng wéi móu ]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不同不相为谋[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道不相谋[ dào bù xiāng móu ]
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长论短[ dào cháng lùn duǎn ]
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长争短[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 ]
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存目击[ dào cún mù jī ]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